日期:2008-06-05  浏览次数:20456 次

关注博客(Blog)现象    


【cornfield】  


Blog的幽灵在逼近

  2002年5月13日,《新闻周刊》发表特稿,标题耸人听闻——《Blog将杀死传统媒体?》。8月26日,《新闻周刊》再次登出有关Blog的特稿:《生活在Blog世界里》。这两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都出自史蒂文·列维之手,他在1984年出版的《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中全面阐述了黑客发展历史和黑客文化,正式奠定了黑客的历史地位。而今,列维又成为Blog文化摇旗呐喊的先锋。当然,列维和《新闻周刊》并不是特例,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都给予Blog特别的关注,并都给予极高的期望与赞誉。

  但是,更多的人会问:Blog到底是什么?Blog(指人时对应称为“Blogger)在中国尤其是个新兴事物。该词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市场术语》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老Blogger埃凡·威廉姆斯的定义非常简洁:“Blog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按照佩姬·努南的解释:Blog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blogchina.com为Blog取了一个中文名———博客。

  实际上,从形式上看,Blog网站平淡无奇,属于最简单、最朴素的网站。而Blogger的力量就在于简单!任何一个普通网民,都可以登录到www.blogspot.com,动手注册一个自己的Blog网页,体验成为一名Blogger的感觉。整个过程只需要5分钟,远比注册邮件要简便。无需自己申请域名,无需寻找托管空间,无需自己建设网站,更无需自己维护,就可以用很“傻瓜”的Blog软件,大大地写作,即时发表,其方式和产量可以不亚于职业的专栏作家。“有了Blog,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专栏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Blogger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开始引起主流的媒体的强烈关注,并明显感受到Blog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从另类到主流

  追溯Blog的源头,无疑是一件难事。有人认为1994年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声名狼藉的“网上日记”可以算早期的Blog形式,这个家伙在网上及时发布他对吸毒、的赤裸裸体验,吸引了不少眼球。Blog最正宗的源头还是Pyra(就是现在Blogger.com的前身),这是一家小小的软件公司,三个创始人为了开发一个复杂的“群件”产品,编写了一个小软件,以Blog方式保持彼此的沟通与协同。后来,他们觉得这个简单的小工具对别人也很有用处,于是,1999年8月,就在网上免费发布了Blog软件。而此前,算得上Blogger的人大概还只有几打而已。结果,这样一来,如同干柴碰上烈火,许多人利用这个软件作为武器,进入Blog队伍。Pyra也因为这个根本没有上心的小软件而名声大振。

  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这一年,也是博客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

  “9·11事件”是Blog发展史的重要时刻。正是这场恐怖的袭击,使人们对于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最即时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重要的Blog门类War Blog(战争日志)因此繁荣起来,可以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战争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Blog当中。Blog架起了人们沟通与倾诉的桥梁。

  有人认为,Blog是继Email、BBS和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忽略Blog也许会是一个错误

  人们对Blog已经有很多形象的比喻,但是依然五花八门,难以明确:Blog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Dylan Tweney),是新型的“协同媒体”,是“不停息的网上旅程”,是“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是“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是“人工搜索引擎”,是“专家过滤器”,是“自组织网络生态”,是“草根记者”……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说,Blog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Blog为趋势的自媒体(wemedi-a)或者叫“个人媒体”。

  现在,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2000万字的内容,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

  而以个人为中心的Blog潮流却开始有力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美国最著名的独立网上杂志《沙龙》在其评论《用好Blog》中指出:Blog的未来并不在于是否把《纽约时报》拉下马来,它的未来在于使自己成为一种发掘网络无限链接能量的力量。忽略这样一种力量,也许会是一个错误。另一位著名博客金·罗曼斯科(Jim Romensesko)认为:Blog使得新闻工作者脱掉外套,更轻便地展现新闻机构轻松的一面。他认为,在Blog网站中,Blogger的个性,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这决定着读者与他互动的紧密程度。一次他在自己的Blog网站中发出消息说要从明尼阿波里斯搬到芝加哥去,半小时内他就接到几个读者来信,向他介绍几个他可能喜欢居住的社区———他的读者对他很了解,因为他在Blog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美国著名的新媒体评论家斯蒂夫·奥汀断言:Blog这种形式肯定会成为新闻机构的主流,被广泛采用,虽然目前新闻媒体还只是口头革命家。以身试法而尝到了甜头的丹·吉尔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质疑新闻界为什么还不跳进这一领域。他说:新闻界没有投入地来经营博客网站,让人倍感困惑。

  来自传统媒体的阻力

  当然,Blog一诞生,得到的并不都是如花的赞美,与高远的期望。质疑、贬损和批评也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近乎谩骂与炮轰。而发表这些言论的,也不乏著名人物和大名鼎鼎的媒体。Leslie Harpold发表的《互相吹捧》,对Blog现象作了讽刺。Greg Knauss本人也是Blogger,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毫不留情,于1999年11月22日发表《我的臀部是Blog》,文章认为,在人人都可以Blog的年代,也就意味着人人可以制造信息垃圾。

  素有“牛虻”之称的著名专栏作家约翰·德沃拉克(JohnC.Dvorak)在2002年2月5日《个人电脑》的专栏中用他一贯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风格写了一篇题为《Blog现象》的文章,对Blog进行了嘲讽。但是他显然还意犹未尽,在4月2日的专栏中又来了一篇《解构Blog》,加大了炮轰的火力。此文被许多国外Blogger痛骂,认为作者“狭隘”、“浮浅”、“文字游戏”,不深入了解新生事情,就野蛮“屠杀”,代表了传统媒体最典型的偏见。但是他的文章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如果你是一位憎恨男性的女士,一定要使用一批故意拼错的单词,例如‘womyn’和‘grrls’,以便让男士们知道你恨他们。如果他们还看不明白,你就强词夺理地发表一些关于所有男人都是蠢猪的评论。要抱怨你的生活,并怪罪于男人;要回忆你悲惨的高中岁月;要指名道姓。最后,奉劝每一位Blog作者,不妨考虑一下给自己取一个猫的名字,例如Snowball(雪球)。”

  史蒂夫·奥拉夫森(SteveOlafson)是《休斯顿纪事》(Houston Chronicle)的资深记者,已经勤勤恳恳工作了16年。“如果是在其他国家,作为一位经验丰富、文采出众的地方记者,像奥拉夫森可能赢得一个专栏和丰厚的待遇;在英国,他很可能被邀请主持一个‘脱口秀’节目。但是,由于美国的新闻业规范,奥拉夫森得到的却是‘解雇’的命运。”除了从事报社本职工作,奥拉夫森还开了一个使用笔名的Blog栏目“Brazosport News”,深受读者欢迎。但是在他的上司眼中,这两者是不能兼容的,上司要求他关闭他“可恶”的站点。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让奥拉夫森卷铺盖。这样,奥拉夫森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因为Blog而被解雇的职业记者。

  影响力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