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8  浏览次数:20606 次

SQLSERVER设计规则!
RT

------解决方案--------------------
数据库设计规范
1 目的

规范数据库设计。

2 概述

从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设计文档几方面论述数据库设计的规范思想及命名规则。

3 数据库应用结构
 
根据对一般业务系统的分析,将数据库和程序系统统一进行整体描述,展示数据库的

表之间以及与程序模块间的关系。

3.1 数据表和程序模块的分类

根据“处理特点”,将数据表和程序模块进行分类如下:

数据表分类:业务数据表、基本编码表、辅助编码表、系统信息表、累计数据表、结

算数据表、决策数据表。
程序模块分类:初始化、业务处理、完整性检测与修正、结算处理、统计处理。

3.1.1 数据表分类说明
 
业务数据表:记录业务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如,合同、出仓单、申请单、凭证。
基本编码表:描述业务实体的基本信息和编码。如,产品、客户、供应商、雇员。
辅助编码表:描述属性的列表值。如,合同类型、职称、民族、付款方式。
系统信息表:存放与系统操作、业务控制有关的参数。如,用户信息、权限、用户配

置信息、成本核算方式。
累计数据表:存放业务的当前值和累计值。如,当前库存、当前存款、累计销售、累

计支出、应收账款。
结算数据表:存放各个时期末的结存数。如,月末库存、月末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月

结。
决策数据表:存放各个时期内发生的统计值。如,月销售统计、月回款统计、出入库

统计。

3.1.2 程序模块分类说明

初始化:系统运行前对系统进行数据的初始化。如,库存初始化。
业务处理:业务过程的控制和结果记录。如,合同录入、费用审批、出入库。
完整性检测与修正:对累计数据表进行检查并自动修正。如对当前库存、当前存款、

累计销售的检查和重新计算。
结算处理:计算并记录各个时期末的结存数。库存月结、应收账款月结。
统计处理:计算并记录各个时期内发生的统计数。如,统计月销售、统计月回款、统

计出入库。

3.2 数据表间的关系

业务数据表<-->基本编码表 主-外键关系。如,合同表<-->客户编码表;
业务数据表<-->辅助编码表 主-外键关系。如,合同表<-->付款方式;
业务数据表、累计数据表、结算数据表:累计数据表=结算数据表(上期末) + 业务数

据表(本期内发生)。如当前库存=上月末库存数+(本月入库数-本月出库数);
决策数据表<-->业务数据表 决策数据表的数据是由业务数据表中数据导出(统计)的;

3.3 数据表与程序模块间的关系

由一个例子(仓库管理)来说明数据表与程序模块之间的关系:
. 系统使用前,由初始化模块对库存数(累计数据表)和上月末库存数(结存数据表)进

行初始化;
. 当有入库业务发生时,由入库模块(业务处理)将入库单录入并保存到入库单明细帐(

业务数据表)中,同时将入库数累加到库存数(累计数据表)中;
. 定期或不定期,库存数核算模块(检查完整性检测与修正)根据上月末的库存数(结存

数据表)、本月已发生数(业务数据表)检查当前的库存数(累计数据表)是否符合,不符合

则给出提示,可手工或自动进行更正(当前库存数=上月末库存数+本月入库数-本月出库数

);
. 每月初,进行上月的月结处理。月结模块(结算处理)根据上月初的库存数(结存数据

表)、上月发生数(业务数据表)计算出上月末的库存数(累计数据表)。公式为:上月末库

存数=上月初库存数+上月入库数-上月出库数;
. 每个月月结后,库存业务月统计模块(统计处理)统计上月的各种库存商品的入库和

出库数,便于查询和生成报表,也作为决策支持的数据基础。

3.4 数据表命名时对数据表分类的考虑

. 业务数据表:t_d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销售系统的合同表 t_d_SH_Contract 

或 t_d_SH_合同;
. 基本编码表:t_b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客户编码表t_b_Customer 或 t_b_客

户;
. 辅助编码表:t_a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合同类别t_a_ContType 或 t_a_合同

类别;
. 系统信息表:t_s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用户表t_s_User 或 t_s_用户;
. 累计数据表:t_t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当前库存表t_t_SO_Stock 或 t_t_SO_

库存;
. 结算数据表:t_c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库存月结表t_c_SO_StockMonth 或 

t_c_SO_库存月结;
. 决策数据表:t_w_<系统标识>_<表标识>。如月销售统计表t_w_SH_SellMonth 或 

t_w_SH_月销售统计;

注:[]内的内容表示可选。如“t_s_[<系统标识>]_<表标识>”表示t_s_SH_User 和 

t_s_User 都是符合规则的。

4 数据库结构原则
 
规定除数据库设计所遵循的范式外的一些适用原则,在遵循数据库设计范式的基础上

,合理地划分表,添加状态和控制字段等。

4.1 辅助编码表

为了使辅助编码表能起到预期的效能,又不因过多的辅助编码表难以管理,故对辅助

编码表的使用作如下规定:

1. 当某辅助编码表的编码允许用户添加时,应设计成“独立”的数据表;否则,将不

允许用户添加编码的各辅助编码表合并成一个“通用”的辅助编码表。
2. “独立”的辅助编码表与主表的列采用主-外约束保证列数据完整性。
3. “通用”的辅助编码表与各主表间没有约束关系,主表列的数据完整性由列说明的

“域”来保证。
4. “通用”的辅助编码表除编码和名称列外,还有一个标识列,用来标识合并前的各

码表,该标识列+编码列作为该表的主键。
5. 对于“独立”的辅助编码表,用户只可添加新的编码和改变名称,并且不能改变一

个编码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通用”的辅助编码表,原则上不允许用户修改,或只有限地

允许修改名称。
 
4.2 基本编码表

1. 基本编码表可以有如下的标识列:内编码、外编码、助记码、简称、全称。内编码

(唯一编码)作为主键有程序自动生成,用户不可见;外编码(唯一编码)由用户按某种

规则自行定义,用户可见;助记码为拼音缩,方便录入,不唯一,重码时由列表选择;简

称用于列表显示和报表,以便缩短行宽。以上的列在实现时可视情况和习惯加以删减。
2. 当码表的列较多且也行较多时,可将上述的标识列和常用的信息存于一个表,将其

它的信息另表存储。

4.3 业务数据表

1. 设有‘录入人’和‘录入日期’列,由系统自动记录。
2. 记录单据的表中设置“自动单据号”,由两个字符开始以区分单据类型,后跟一数

字序列表示序号。‘自动单据号’由系统自动生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