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2-24  浏览次数:20598 次

过去
  远古时代人类只能使用绘画来直观的记录画面,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还会受到绘画者的水平、偏好、倾向的影响。随着照相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了影像时代。但是人们没有满足,他们还希望照片“动”起来,直到1880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伊发明第一台摄像机,人类终于实现了用时间跨度记录画面的梦想。
  “视觉残留”是视频产生的根本原理,由比利时的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经过实验证明,影像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04秒。连续的画面以同样的速度逐个播放成为了视频产生的根本条件。而播放的速度根据“视觉残留”理论,1秒画面数量在10-25张之间,而电影正是采用了24张。    

现在

目前主流视频制作常用手法:   
  1.手绘:最早的迪斯尼动画就是动画师每秒画24张,一共接近10万张画面连起来形成1小时左右的动画片,这个工作量是非常惊人的。
  2.定格动画:是以应用很广泛的实体材质,利用照相机拍摄一张张照片,连起来形成的动画。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三维动画蓬勃发展。
  4.拍摄,比如电影、广告、宣传片的制作。

●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常用手法:

  子弹时间是怎么完成的?电影是24格每秒,比如说子弹时间要拍摄2秒,那就需要48部同样的照相机排成运动轨迹,然后用定时设备控制48部机器按0.04秒左右的间隔陆续拍摄。

  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电影的幕后花絮,演员在有一些白色小点的绿布前表演,幻想一些不存在的剧本内容。跟PS里的魔术棒很像,当背景颜色与主体颜色区分明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选取背景做修改。拍摄好的素材通过后期软件去掉绿布,再合成一些需要的背景。白点主要是用于跟踪摄像机的移动,三个不平行的点就可以形成一个平面,这样就可以很准确的反向追踪摄像机的运动。

  国内蓝布绿布都有使用,可是国外只用绿布,原因是外国人的眼睛有些是蓝色的会被抠掉。搭建场景、安排演员等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一遍不行,还要再来,这个在成本上要花费很多,而采用抠像的方式,在后期很方便修改,大大节省了前期制作的经费。

  电影产生之后,视频逐渐向着观众家庭进发,从而产生了电视行业。各个国家在电视信号产生后,电视台和电视机共同实行的一种处理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技术标准叫做制式。最早是1952年由美国研发的NTSC制,简称N制。1956年法国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视制式,SECAM。1962年,前德国提出了PAL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种种政治因素,中国既不想走美国(NTSC)的资本主义路线,也不想跟苏联(SECAM)一样,所以就采用了PAL制。目前世界存在的,就是这三种制式。

  这张制式地图上美国、日本都是N制,中国、英国都是PAL制,香港由于是以前是英国殖民地,自然而然的也是PAL制,回归之后在这方面也方便了很多,不然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来更换设备,这也是制式没办法统一的主要原因。我们买电子产品,一般都是美版、日版或者港版,所以接触最多的就是N和P。N制采用30帧/秒,这是一个约等于的数字,准确的说是29.97帧/秒;而PAL制采用的是25帧/秒。

分辨率最早是标清(720*576),目前720P以下的都统称为标清。一般包含:720*576、720*405、1024*720、1024*576……

Full HD即全高清(1920*1080),是目前新电视基本的方向。一般包含:720P小高清(1280*720)、1440*810……

  电视画面比例最早是4:3,原因是人类眼睛瞳孔长宽比接近4:3,充分满足视觉需求。16:9则略超出人类视觉范围,产生视觉刺激,是目前发展的大方向,慢慢将取代4:3。电影比例一般根据影片需要,之前是16:9,但是陆续出现接近2:1,甚至3:1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