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用户需求分析(用辅助工具对应用对象的功能,性能和限制等要求进行科学分析)
2,概念设计。视图模型化,视图分析汇总(E-R方法)
3,逻辑设计
4,物理设计
?
数据库物理设计
1,确定数据分布
根据不同应用分布数据;根据处理要求确定数据分布(使用频度,响应时间等);对数据的分布存储必然导致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
2,确定数据存储结构(索引字段,索引类型)
3,确定数据的访问方式(权限,磁盘IO)
?
数据库实施
1,建立实际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模式与子模式以及数据库空间的描述,数据库完整性描述,数据库安全性描述,数据库物理存储参数描述(块大小,页面大小,页面数,缓冲区个数,缓冲区大小,用户数)
2,数据加载
3,数据库试运行和评价
?
数据库维护
1,对数据库性能监测与改善
随着数据库应用环境,物理存储的变化,特别是用户数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运行性能会发生变化。某些数据库结构(数据页和索引)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可能会被破坏。DBMS提供的一些系统监控或分析工具进行监测分析。
2,数据库备份以及故障恢复
3,数据库重组和重构。
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增删改,数据库物理存储碎片过多,影响数据库存取效率,需要对数据库重组或者部分重组。重构指数据库逻辑结构不能满足当前数据处理要求时,对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