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20543 次
在一中考评系统项目中,为了使数据保留,删除数据没有使用delete,而采用的是在数据表中加一个字段,存在为‘1’,不存在为‘0’。
刚刚用户打电话过来,说:不知道数据库中的数据怎么就被删除了,他们没做什么操作;他们直接将数据库中不可用字段改为‘1’也不行。后来我测试一下,我删除对应的系列信息,然后想将不可用字段改为‘1’,无论使用sql语句,还是直接更改记录的不可用字段都无济于事。
触发器编写的代码是:
从触发器执行代码可以看,只要系列有更新操作,就会执行删除系列的操作,所以只要系列信息isUsed字段变为0,就无法更改为1.
灵活地使用触发器可以方便我们实现业务逻辑,从而避免应用程序编码。但是在一个高并发的表上尽量避免创建过多的触发器。
对于触发器,很多人认为不要使用,主要的原因是触发器不好控制和触发器影响性能。在这里我做一个总结,触发器作为大型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可以代替应用程序编码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它的一些功能是其他方法无法代替的,特别是它作为数据库约束的补充,所能进行的业务规则的约束,以及在跟踪和同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触发器确实不好控制,这是因为:
触发器实现的是在表操作的同时,自动进行操作或者控制,在写触发器代码时必须考虑其特殊性。
必须限定触发器影响的记录,不能扩大。
写触发器必须考虑性能,因为其自动性。如果触发器性能不好,则可能拖垮一个系统。
必须考虑一次操作多条记录的情况,除非保证一次只操作一条记录,一般不能用变量暂存虚表的数据,否则就可能出现在批量操作情况下,触发器只处理最后一条记录的情况,这类错误可以说是触发器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必须注意递归和嵌套触发器,因为触发器往往需要修改其他或者本表数据来实现其功能,这里的修改数据往往能再次触发触发器,这时就必须保证其嵌套或者递归过程不是无限的,不会造成死循环,DB2对触发器的嵌套层数有最多16层的限制。
触发器不好调试,比起一般的存储过程,触发器是在修改数据过程中触发,调试难度更大。调试过程必须考虑所有情况,比如空表插入数据、已有数据插入新数据、一次插入多行数据、修改一条数据、修改多条数据、一次删除多条数据、影响0行的修改或者删除语句等等。
触发器不好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决定是否使用触发器的时候需要非常谨慎。个人认为,对于约束功能,如果可以用其他数据库方法实现,比如唯一约束、外键约束、规则约束、不可空约束,那么就不要用触发器,触发器只用来完成这些方法实现不了的约束。对于可以用触发器完成的跟踪、同步功能,则要考虑是否必要,必要的时候才用。而对于特定业务需求实现的触发器,则需要与应用编程实现的优劣进行比较而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