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20601 次

利用Crontab实现对Oracle数据库的定时备份

对Oracle数据库的定时热备份(Exp)通常可用两种办法实现,一种是在Oracle数据库中利用其提供的任务队列管理器(Job Queue)来实现;另一种是利用操作系统的定时执行命令来完成。在第一种方法中需要数据库启动后台进程SNP,并且需在Oracle的初始化文件中加入任务队列的启动参数,而第二种方法不需对数据库做任何改动即可完成。本例介绍如何利用Digital Unix 4.0F下的定时触发器Crontab去完成对Oracle8i数据库的热备份。
  一、命令的使用方法
  1、Crontab的使用方法
  Crontab是UNIX系统下的定时任务触发器,其使用者的权限记载在下列两个文件中:
  /usr/var/adm/cron/cron.deny:该文件中所列的用户不允许使用Crontab命令;
  /usr/var/adm/cron/cron.allow:该文件中所列的用户允许使用Crontab命令;
  Crontab命令的格式为:crontab –l|-v|-r|-e [username],其参数含义如表一:
  表一 Crontab参数的使用方法
  
   
  
  用户所建立的Crontab文件存于/var/spool/cron/crontabs中,其文件名与用户名一致。它的格式共分为六段,前五段为时间设定段,第六段为所要执行的命令段,格式如下:
  * * * * *
  其时间段的含义如表二:
  表二 Crontab文件中时间段的含义
  
   
  
  例:如果用户的Crontab文件的内容是:29 19 * * * echo its dinner time,则系统每天的19:29显示‘its dinner time’。
  2、Exp的使用方法
  Exp为Oracle数据库的热备份命令,其经常使用格式为:
  exp userid file=…… owner=[username]
  因Exp命令的参数较多,这里不逐一介绍了,读者可通过exp help=y命令了解Exp命令各项参数的用法,下面只把将要用到的三个参数的含义介绍给大家,见表三:
  表三 Exp的常用参数
  
  
  
  二、实现方法
  假设数据库的拥有者为oracle,数据库的用户为scott,其口令为trigger,Oracle数据库的参数$ORACLE_HOME为/usr/oracle,$ORACLE_SID为orcl,则实现步骤如下:
  1、建立实现备份的shell
  在/usr/oracle中用vi命令建立文件backup.sh,其内容为:
  ORACLE_HOME=/usr/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
  ORACLE_SID=orcl;
  export ORACLE_SID;
  /usr/oracle/bin/exp scott/trigger file=/usr/oracle/backup.dmp owner=scott
  使用chmod命令修改backup.sh的属性为可执行:
  chmod +x backup.sh
  到此,具有备份功能的可执行文件(shell)backup.sh已经建成。其执行结果是将scott所拥有的ORACLE对象备份到/usr/oracle中的backup.dmp中,读者可以直接运行它来看看效果。值得注意的是,backup.sh中Oracle的两个环境参数一定要声明,否则系统会报错。下一步将开始建立oracle用户的Crontab文件。
  2、查看Crontab的使用权限
  使用超级用户(root)的身份登录,在/usr/var/adm/cron下通过vi命令查看cron.deny文件,如果数据库的拥有者oracle被列在里面,将其删除即可。
  3、建立oracle的Crontab文件
  用oracle用户登录,通过使用命令crontab –e oracle开始建立oracle用户的Crontab文件。其内容为:
  00 17 * * 1-5 “/usr/oracle/backup.sh”
  存盘退出后,你会发现在/var/spool/cron/crontabs中新增了一个名为oracle文件,其作用是在周一至周五每天的17:00运行“/usr/oracle/backup.sh”。
  到此大功告成,系统会将每次备份的信息通过mail的形式发送给oracle用户。在进行以上操作时,建议将/var/spool/cron/crontabs中其他用户(尤其是root)的Crontab文件进行备份,以免误操作对系统产生影响。

文章转载自网管网:http://www.bitscn.com/pdb/oracle/200604/1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