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27  浏览次数:20516 次

Oracle 数据库碎片整理http://www.computerworld.com.cn (2001-05-14 11:15:01)我们知道,oracle作为一种大型数据库,广泛使用于金融、邮电、电力、民航等
数据吞吐量巨大,计算机网络广泛普及的重要部门。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讲,如何
保证网络稳定运转,如何提高数据库功用,使其愈加安全高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影响数据库功用的一大要素--数据库碎片,该当惹起dba的足够注重,及时
发现并整理碎片乃是dba一项基本维护内容。  
---- 1、碎片是如何产生的  

---- 当生成一个数据库时,它会分成称为表空间(tablespace)的多个逻辑段(
segment),如系统(system)表空间,临时(temporary)表空间等。一个表空间
可以包含多个数据范围(extent)和一个或多个自在范围块,即自在空间(free
 space)。  

---- 表空间、段、范围、自在空间的逻辑关系如下:  



---- 当表空间中生成一个段时,将从表空间无效自在空间中为这个段的初始范围
分配空间。在这些初始范围充满数据时,段会请求添加另一个范围。这样的扩展
过程会不断继续下去,直到达到最大的范围值,或者在表空间中曾经没有自在空
间用于下一个范围。最理想的形状就是一个段的数据可被存在单一的一个范围中
。这样,所有的数据存储时靠近段内其它数据,并且寻觅数据可少用一些指针。
但是一个段包含多个范围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没有任何措施可以保证这些范围
是相邻存储的,如图〈1〉。当要满足一个空间要求时,数据库不再合并相邻的自
由范围(除非别无选择), 而是寻觅表空间中最大的自在范围来使用。这样将逐
渐构成越来越多的离散的、分隔的、较小的自在空间,即碎片。例如:  



---- 2、碎片对系统的影响  

---- 随着时间推移,基于数据库的使用系统的广泛使用,产生的碎片会越来越多
,将对数据库有以下两点次要影响:  

---- (1)导致系统功用减弱  

---- 如上所述,当要满足一个空间要求时,数据库将首先查找当前最大的自在范
围,而"最大"自在范围逐渐变小,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自在范围已变得越来越困
难,从而导致表空间中的速度妨碍,使数据库的空间分配愈发远离理想形状;  


---- (2)浪费大量的表空间  

---- 虽然有一部分自在范围(如表空间的pctincrease为非0)将会被smon(系统
监控)后台进程周期性地合并,但一直有一部分自在范围无法得以自动合并,浪
费了大量的表空间。  

---- 3、自在范围的碎片计算  

---- 由于自在空间碎片是由几部分组成,如范围数量、最大范围尺寸等,我们可
用fsfi--free space fragmentation index(自在空间碎片索引)值来直观体现
:  

fsfi=100*sqrt(max(extent)/sum(extents))*1/sqrt(sqrt(count(extents))) 

---- 可以看出,fsfi的最大可能值为100(一个理想的单文件表空间)。随着范
围的添加,fsfi值缓慢下降,而随着最大范围尺寸的减少,fsfi值会迅速下降。
  
---- 下面的脚本可以用来计算fsfi值:  

    rem    fsfi value compute 
    rem    fsfi.sql 
    column fsfi format 999,99 
    select tablespace_name,sqrt(max(blocks)/sum(blocks))* 
           (100/sqrt(sqrt(count(blocks)))) fsfi 
    from dba_free_space 
    group by tablespace_name order by 1; 
    spool fsfi.rep; 
    / 
    spool off; 

---- 比如,在某数据库运转脚本fsfi.sql,得到以下fsfi值:  
    tablespace_name                   fsfi 
    ------------------------------ ------- 
    rbs                              74.06 
    system                          100.00 
    temp                             22.82 
    tools                            75.79 
    u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