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15 浏览次数:20743 次
文章描述:细说“用户分类”:如何避免教条主义与想当然. |
今天学习白鸦的微博时看到一段话,颇有共鸣:“下午又被问道:你这个产品的用户年龄次要集中在多少? 我又没具体回答上来。由于真的不关怀,我只知道在大网购人群里面就行,绝对于年龄这样的人口属性我更关注用户的行为属性,比如他网购的被动和自动比例、是不是喜欢比较、平均消费额、消费类目、上网时间、上不上微博”。恰巧前几天看到Shimu的博客上也在讨论这一问题,谈及了对一些流行的用户分类方法的质疑,加之在我的任务中也经常遇到一些同事对用户分类带有流行的误解,于是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瓣开来细细分析一番,希望能对纠正某些教条主义和想当然有所协助。
在用户研讨中有一种典型的教条是:用户分类是理解用户的前提,没有用户分类就等于没有用户研讨。这其实是把用户研讨的目的和本质理解错了。其实用户研讨基本没有能力去把“用户”本身研讨清楚,这是个impossible mission。由于用户是“人”,人作为一个物种,全体上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而具体到每一个集体,又是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反的叶子”,所以科学心思学一百多年来围绕人去做研讨,到如今还没有研讨出一个完整的体系。更何况在企业中一个小小的项目,你说你能把用户的特性脾气、行事风格、喜怒哀乐研讨清楚吗?不可能的事。凡是认为能把人这么容易研讨清楚的,要么就是忽悠要么就是蠢蛋。
那么用户研讨是干嘛用的呢?用户研讨只能在“用户”这个大范围下划定一小块去做研讨,就是在西瓜上切个三角,尝一下,吃进去。当然这个三角的部位可不是随便切的,而是要选准对产品设计最有直接关联的那部分下手——就是用户与目标产品的交互行为和背后的心思过程(注:此处的“交互”不是狭义的专指使用行为的交互,而是指用户与产品的所有接触点touch-points上发生的交互作用)。所以很多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