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30 浏览次数:20673 次
文章描述:微博还能火多久. |
最近想起来的一个话题,纯讨论。
为什么想到这个呢,是由于几个景象:
@胖胡斐 的微博(已关闭),曾经关注了470+团体,有一段时间,半个小时要是不看,就至少会有4-5页更新出来,而如今,我刚去看了一下,还是那些人,平均半个小时更新数量曾经不超过1屏了。
很多朋友的博客,自从有了微博,就疏于更新,大批大批的闲置博客出现。同时,微博也少了的人,博客倒也没有添加。
淘宝大学校长@刘博家洛 ,开了小号,目前明显小号比大众帐号活跃,由于他需求一个地方能够频繁发表本人喜欢的汽车和文化类的观点,而打着校长标签的时候,很多事情不方便。我曾经写的《哑微博症之忧》景象正在大量出现。
那天我在宗羲观片会和@gary_jojo 谈起我为什么关掉了微博,我说一来是我管不住本人这张嘴,二来是胖胡斐的微博整个成了客服平台,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然后跟他分享了一个“怪毛病”,就是每次打开浏览器,很自然的输入第一个字母是“t”,他说他也这样。并且觉得,本人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太多,要马上减少下来。
想起最近微博被炒到如日中天,新浪股价由于微博彻底翻身,新浪微博也单独启用新域名,等等。一切言论都在往如“中国twitter”、“SNS化”、“微博开放平台”几个概念去引导,好像,微博曾经在短短一两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东西不由得让我想到大前年开始的“SNS”,去年开始的“团购”,整个过程都好类似:
都是外来方式进入中国,被疯狂模仿成了气候;
都是如病毒普通迅速蔓延;
都被媒体竞相追捧;
都存在较强的用户滚动性。也就是一群人人拉人的一同用、疯狂用,然后过一段时间有人不用,其他人也降低频率。想想四周那些用开心网的朋友;
都占用用户大量闲暇时间;
都存在在中国没落,在国外仍然红火的景象;
……
最后一点好风趣,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道路”?
还真有可能,我曾经研讨过一段时间佛教的跨文化传播,当时的结论之一是,中国文化有《超强融合能力》,任何新来的事物,都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洗礼、漂染,经过深入的“融合”,才能顺应或者扎根。那篇文章里我用西游记的故事说这东西,很多人挺喜欢。我也一度认为,开心网、人人网如今一定很羡慕Facebook在美国仍然红火。我的看法就是,没有中国特色的纯抄袭,不会好玩。比如,淘宝,好就好在够中国。
好吧扯远了,回来,谈微博的事儿。
用@全名至尊宝 那天跟我谈的内容来解释微博这东西:10年来我们团体发表看法经历了“团体网站 - 博客 -微博”的巨大转变。10年前,人们要在网络上发点东西会怎样做,那些“懂行”的人会跟你说,要办一个团体网站,本人有空间有FTP,本人做网页,本人更新。很多人很开心肠做着,但大多数人只能看着,由于不会。后来博客出现了,大家都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写出来,并且写了就能在网上出现,还是属于本人的空间,这太爽了,于是千万级地用户开始玩起博客。之后还出了Wordpress,同时满足了想本人建站,又想快速分享的人,比如我。但慢慢发现,人们更新博客越来越懒,读博客、用rss阅读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再后来,twitter出现了,随后是微博,这东西直接秒杀了几乎所有的博客博主,人们发现,原来这样做分享更简单,大量人开始转战微博,于是本人曾经辛劳耕耘地博客蛮荒起来。
从沟通和传播的角度,我们看看微博,或者twitter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微博的创造者希望创造一种更方便的沟通方式。
微博打算占用大量的闲时时间。
微博希望创造一种实时、真实的交流氛围。
微博希望人们随时记录本人的思想。
这样看来,微博真的是个好东西。
不过我想说,用户真的这么用了么?会不会有点事与愿违呢?
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有下面这种景象。饭桌上每团体都掏出手机翻微博,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很少的几句话中,还有一半话题来自别人转发的微博。大家有没有发现,朋友一同吃饭,为的是坐在一同说说话,可是我们的沟通被微博占用了。
会议上,有多少人在悄然看微博,不关注会议的主题,让会议变得低效和冗长。我不断认为这种行为比带着笔记本边开会边噼里啪啦更可恶。那么,微博只占用的是闲时时间么?
微博很实时,这非常好。但如今很真实么?我们确实通过微博认识了不少人的真面目,可也有多少人由于有个“V”,而不得不用马甲,不得不在说话前三思;有多少人利用基于关系的网络牟利,要知道“牟”本身就是超出真实的。我看到“想说不说”、“该说不说”、“光看不说”的景象越来越多。
微博由于即时和简短,必然导致思想不深入,很多时候都是“点”,更可怕的就是,这些点是离散的。我很难想象从微博分散的火花中能迸发出完整的思想。比如李开复老师的《微博改变世界》,那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快读完的书了,太简单,我这么看。微博的“点”是最重要的特点,而正由于此,很多问题才不够深刻,才会有很多人认为微博“没有营养”。
所以,如今的情况恐怕是这样的。
志愿实际情况
更方便的沟通方式越多微博,越少面对面沟通
占用大量闲时时间大量占用时间
实时和真实“哑微博症”
随时记录思想离散的点,缺深度的思想堆砌
我把这个想法分享出来,就是想问问,大家有这个景象么,大家怎样看这个问题。
可能我危言耸听没事找事。
我想说的是:
微博的用法有点偏了。
我说的“火”,是“如此狂热”的意思。微博会做为重要的社会化沟通工具长期存在并广泛使用,但不至于是如今这样。
认识到这个的人,应该会减少微博使用时间,“用微博”而不是“泡微博”。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需求大量时间思考和沉淀的。如果希望这样,请放下手机。
多花点时间陪家人和朋友,体温和面对面的小宇宙,比互联网有价值。
—-
最后,由于这是我的博客,我想借题说说本人对“记录思想”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 我们能用来思考和分享的总时间很无限,所以如果花时间在某方面,则另一方面一定缺失。我总是听人说,最近太忙,都没空做这做那,都没空好好想想。我们总是在盼着什么时候休个假,整理一下思路,而往往越盼就越没时间。所以,我们往往堕入一种越忙越不想,越不想越忙的怪圈中。
其次,分享、交流、思考是不同的时间消费。分享的时间越多,思考的时间就越少。我们花越多时间在微博上,和网络的人沟通,就越少时间陪家人和关怀朋友。同样,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微博上的话,哪里来的时间做深入的思考呢?而思考,往往需求整块的时间。
第三,“被撕碎的时间”让我们越发肤浅。有没有发现我们如今能空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像碎片,而且碎片越来越小?这仅有的几分钟空闲时间,干吗呢?逛微博恐怕是目前最好的休闲方式了。可是别忘了,就这几分钟,你讲不出什么东西。李开复老师书中写的东西有的非常好,他会利用空的时间把想到的东西记录在一个word里,然后整理之后在微博上分享出来,这就跟我们很多人不同。偷出来的时间碎片,换来的一定是没整理过的思想碎片。
第四,复杂的媒体环境,让人们思想的深度降低。这样来对比,我们为什么还在研讨春秋的诸子学说、古希腊的思想,我们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基于几百年前的牛顿力学体系建立起来,我们的经济,又开始重读几百年前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著作……其实很多东西都说明,人类越来越缺少对思想本身的关怀,而急功近利地研讨那些使用。有一次我跟ZOL的林雪涛聊起西医之类的东西,他认为古人为什么能把一个东西研讨很透,是由于人家没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