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15 浏览次数:20643 次
刚刚看了麦田的《闲聊几句新浪微博》,我想从另外一个思维角度来看这个产品。其实我一向认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最终能否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需求特性的把握,而对需求特性的把握往往需求定性加定量的分析,而定量分析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由于往往很难得到实际运营数据,所以无法得到无效的参考。另外一方面,对于互动型社区产品,产品功用设置和运营本身会对数据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影响也需求通过一些方法来定量分析,排除出去,最终才能够看清楚产品本身的逻辑和用户需求特性之间的真正关联性。
麦田的这篇评论里,我团体觉得有一个地方是我看了有些迷惑的,甚至感觉是矛盾的,一方面,麦田认为微博应该去掉评论,只留转帖,培养用户刷屏的习惯;但是另一方面,麦田又希望新浪应该“放弃媒体化思路”,而我认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由于前者恰恰就是充分发挥媒体化思路,把微博作为更彻底的新传播媒体,而理想情况是,新浪微博在兼顾媒体化和社区化,期待传播和互动的兼顾。
回到主题——需求特性分析。
1、首先,对于字数限制方面,我完全同意麦田,字数限制是在控制信息的粒度,对于一个侧重高传播性的平台,信息粒度控制好了,就能够将信息的的传播效率最大化。
2、转帖和评论的需求是不同的。从功用上看上去都差不多,由于转帖也可以附加评论,看上去的确大多数功用是近似的。但是恰恰是麦田所忽视的这两者一个功用上的差异,使得两者的使用场景和提供的价值完全不同。
什么时候用转帖,什么时候用评论呢?我们来看,对于3个角色在这一个操作上的不同结果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A-原作者、B-转帖或评论者、C-关注B的人。
对于A来说,无论B做了转帖还是评论,他都能够得到通知;对于有评论语的转帖,他可以得到更多的评论(C看到B的转帖后会有反馈),这使得A可以收到更多对其原创内容的反馈,同时添加了2个参数,一个是团体关注度(很多人通过好微薄的转帖获得更多粉丝),另外一个就是更多的交互机会。
而如果B的操作是评论,则A只能获得和B的交互。
而对于C来说,只要B转帖的时候,他才可以看到,而B如果是评论,C是无法获知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问题来了,当B对于话题内容以及对于作者A的态度有不同的时候,就会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操作,当你希望你的粉丝参与到这个主题的讨论的时候,并且情愿把你对A话题的评论内容进行广播式传播的时候,你就会用转帖;反之,如果你只是希望跟A单独交流,并不希望你的粉丝参与进来的时候,你就会用评论。
理想上,这两种需求都是需求的,而且从需求特性的本身来说,这样一种绝对自在的设置是有利于信息以及人脉的良性发展的。由于,在你关注的人和你的粉丝当中,不同的人,关系的亲密度是不同的,你的粉丝中,关注你的点也是不同的。虽然围脖粉丝有分组功用,但是我认为这个功用是鸡肋,由于它大大添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转帖和评论的内在机制使得用户可以满足大部分信息传播和交互的控制。
我认为,对于微博,它是一个社区产品,但是又不同于其他社区产品,它强调“轻”,但是轻,不一定就是泛媒体,不一定不能有深度,而我认为它的深度就在于用户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的传播路径以及交互方式来维系和管理人脉关系。当然,这团体脉关系并不是很深的人脉关系,在微博上,关系更大程度地侧重于“信息渠道”,你所关注的人中,不同的人给你提供了不同类型的信息渠道;但是另外一方面,你又同时也是别人的信息渠道——你被你的粉丝们所关注。因此,你并不甘心只做一个传播节点(哪怕你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加上你的附加信息),你还希望你和其他信息节点之间能够建立不同的交互关系。
我认为,TWITTER和微博在这方面的设计上恰恰是由于很好地满足了用户两方面的需求,才使得微博的媒体传播性和社区关系性两方面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而不是仅仅侧重其中一点。
最近看了很多网站,又社区性的,也有电子商务的,我认为好的网站,无论其是客观志愿上还是客观理想上符合了目标群体的需求特性,才最终能取得成功。但是我认为,对于需求特性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方法在整个互联网领域都是很缺乏的。团体认为,这恰恰是中国互联网缺乏创新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