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19  浏览次数:20743 次

(一)回顾facebook之前的SNS
社会化网络服务(SNS)不是facebook开创的,在Facebook之前,“交友”和“社区” (尤其BBS社区)这两类互联网使用都具有SNS属性。特别是前者交友网站,几乎完全归属于SNS。为便于下面的讨论,在本文中把处理“人”和“关系”为主的互联网使用,都归属SNS范畴。

由于BBS社区的“媒体”属性更强一些,所以在我们这篇文章中暂时不讨论。这样在FB之前,观察 SNS次要就是看“交友”网站。交友网站前几年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用三个案例网站代表:
1,    亚洲交友中心,2000年左右,交友网站的最基础模式
2,    Uuzone:2003年左右,引入了“六度空间”概念
3,    MySpace:2003年左右,引入了照片服务

先放在这里。说另外一个问题:SNS到底在做什么?归根结底,SNS做两件事情:1)协助人与人“认识朋友”;2)协助人与人“保持联系”。所有 sns网站做的事,都脱离不了上述两点,只是有些sns网站只做其中一点,有些两点都做。在fb之前,主流的sns网站次要做“认识朋友”

如 何借助互联网工具让人和人“认识”,表面看起来很容易,但其实挺难的。我用另一类互联网使用“媒体(门户)”来举例。在一个消费者的实体世界中,他通过阅 读报纸来获得旧事;在网上,他通过阅读媒体门户的旧事页面来获得旧事。但无论在实体世界或网络世界,用户为了满足本身旧事的需求,他的行为模式是分歧的 —— 都是通过“阅读”行为。

如果一种用户行为模式,在他从实体世界转移到网络世界时,不会进行改变;那么用户很快会习惯网络。这就是互联网上,媒体(门户)率先发展起来的缘由。媒体门户只是改变了用户“阅读”的内容,但没改变用户“阅读”的行为。

但是“交友”就不一样。在实体世界中,通常情况下,并不存在特 定的“交友”行为。我们的行为可能是聚餐、泡吧、踢球等等,“交友”只是一种结果。试图把“交友”移植到网络后,我们就发现问题了——在网上交友网站,你无法做到让用户真的喝酒吃饭踢球,因此很难复制用户真实的交友行为。(对比上述媒体门户复制“阅读”的例子)。

这样看来,网上交友基本没法做啊。但是做互联网的聪明人们,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发现了实体世界中存在一类比较特殊的交友——婚恋交友。他们发现,婚恋交友的实体行为模式,和普通交友有区别。婚恋交友基本上就是一个对用户名单数据的阅读、搜索、筛选;而这种行为模式是可以复制到网上的。

因此笼统的说,晚期互联网交友使用,是对用户数据库的处理。从中,交友使用发展出两个流派。一个流派是把用户数据“封闭”,阻隔用户获得其他用户信息,站方从中赚钱,这就是“婚恋网站”;一个流派是把用户数据“开放”,用户随意搜索和联络其他用 户,站方试图通过用户的粘度,而以广告费或增值费获得收入,这就是“(通用)交友网站”。

两个流派各有利弊。对于前者“婚恋网站”,商业模式非常清晰,但市场潜力无限。是一盘生意,但是是缺乏想象力的生意。这包括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婚恋网站本质上卖的是“名单”,所以用户付出的代价就在于获得名单,而真正需求用户花大钱的交友过程,并不在婚恋网站实现,因此婚恋网站也赚不到这个钱;第二,婚恋网站往往是“一锤子买卖”——正常的用户在婚恋网站认识人并结婚后,往往两团体会同时登记账号,以示对婚姻的忠贞。因此从做站效率来说,做“婚恋网站”可能还不如做招聘网站。而这么多年来,这个流派也几乎没啥反动性的变革。比如搞一些婚恋评测之类的小创新,其实都是噱头。归根结底,“婚恋网站”是传统生意,没有发挥互联网的特性:网络效应。

对于后者“(通用)交友网站”,市场潜力很大,但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但由于它具有网络效应,是真正的互联网生意,所以这些年的发展创新很多。在 Facebook之前,包括我们最开始提到的3个发展阶段;然后是最关键的一次变革:facebook


(二)“妓女化交友”的困境
在 facebook出现之前,观察(通用)交友网站发展的三个阶段,能从中看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交互模式的演进。所谓一个网站的“交互模式”,基本上是回答网站“做啥”,用户在你的网站“玩啥”这个问题,在交互模式确定之后,才有产品;然后 才有运营、推广一系列任务

在最开始,类似亚洲交友中心这类网站,还是简单的list,用户次要的交互模式(玩法)也就是搜索材料等等。这类网站发展不成功。

到uuzone阶段,是用 “六度空间”理论,试图让用户玩升级版的list——包含“关系”的list。这类网站照旧不成功。

到MySpace阶段,此时,web2.0衰亡,尤其是数码拍照和ipod激活了mp3市场,用户的玩法次要是“照片”和“音乐”,尤其是照片。这个时候交互模式是围绕“团体”。即通过照片,日记,音乐等等手段,使得“团体”真正丰富起来。这种模式能否成功呢?MySpace和国内的跟随者51.com的现状就能证明。

“冷冰冰”的用户数据列表——“冷冰冰”的带有“关系”的用户数据列表——数字化“鲜活”的团体,这三个阶段,就是交友网站这些年的发展,围 绕着设计“交互模式”的发展,也就是用户在你的网站“玩啥”的发展!


虽然在Facebook之前,非常多交友网站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是我们可以说,在facebook之前,所有交友网站在“交互模式”这个问题上,都是不及格的。由于这些交互模式的设计存在“三大缺陷”

缺陷一:“上帝视角”——用户可以全局搜索或检索其他用户,并“到达”。这里的“到达”包括发短音讯,空间留言等等。

缺陷二:“虚拟身份” ——用户可以注册任何 ID,无任何熟人“背书”,完全独立出如今交友网站

缺陷三: “不适配”—— 小马拉大车,交互模式并不能成为普遍用户需求的、常用的、情愿使用的交互手段。比如,“玩空间”这个交互模式,请问谁说交友必需要有“团体空间”?让用户持续、长期维护“团体空间”来交友,用户的成本其实非常大。用户原来指望交友网站轻松交友,但网站的交互让他越来越 感觉沉重,不适配,用户就会觉得不值得,不好玩,不玩了


老牌交友网站上述“三大缺陷”到底意味着什么?美国SNS研讨专家 Danah Boyd给出了一个答案:“妓女化交友”——所谓“妓女化交友”包括三层含义:一,太廉价获得朋友,因此不珍惜,可轻易放弃;二,无法了解朋友真实身份背景,因此朋友关系是虚幻的;三,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手段单调乏味,因此往往直接指向性

愈加麻烦的是,当我们稍微思考就会发现,“妓女化交友”实际上对“交友”是一种反对;即“妓女化交友”模式,让用户是交不到朋友的!(我们说的用户是主流用户,不提极一般就是为了性而交友的用户——这些为性交友的人,其实不断是非主流,不在我们交友网站考虑范畴)

也就是说,由于存在&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