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07 浏览次数:20669 次
导读:文章比较零碎,次要讨论的是用户研讨与设计,短小精悍,但话题与观点比较风趣,可供大家一读。
如何偷数据?
针对不同业务的产品,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固有特点从非正常渠道获取数据。补充个例子,要想获取某电子书店一天买卖订单量?早晚各下一单,依据订单ID号可以判断出当天的订单量,如果把一天按小时拆分成N个时间点,再分别下单,则大致可以推算出当天每小时的订单量。
为什么严厉执行用户研讨流程却收效甚微?
我不建议新产品设计一开始就做用户研讨,其实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中,也不太可能有太多时间去先研讨后设计。很多时候就是简单的“拍脑袋”,PM依据使用经验和网感迅速定位产品的用户群、典型角色。理想上,国内外流行的很多web2.0产品都不是“研讨”得出的结果,相应大公司实验室里的“研讨”团队也做不出这样成绩。
本土化设计与欧美设计的差异?
差异很大,次要由于中西方文化,以及网民全体素质决定。具体差异这个话题太大,比如表单按钮的主次顺序,英式设计更强调对用户的尊重;而我们中式设计思维,习惯把典型操作按钮放左边最先看到的位置。还有注册人的姓名,英式必须first name,last name两个录入框,在中式里first name是姓,last name是名,与英式正好相反。其实中式的姓和名能否真有必要分开录入的问题,我也持怀疑态度。由于英式first name,last name之间是有空格的,而中式似乎没这习惯。包括英式日期格式的month, day, year也是一样道理,中式月份更习惯数字。
能否需求对分类列表按热度陈列?
没必要,这完全是两种组织方式。从目标来看,分类列表的目地是让用户尽快找到内容,而热度次要是反映给用户一种趋势。分类应该在用户角度提供有逻辑的陈列方式(比如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排序),最少也是依据运营需求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索引,或功用模块。由于最重要的功用不一定最热,最热的内容也不一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