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1-07  浏览次数:20564 次

  作者: 欧阳梦雪

  马化腾很忙。

  今年5月10日至11日,全球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行业领军人物,马化腾当然要出席。

  会上,小米科技的董事长雷军说马化腾是互联网企业家的楷模。而同一个会场里周鸿祎的奇虎360以垄断为由将腾讯告上法庭,双方对簿公堂。还有去年曾经连发五条微博怒斥腾讯不正当竞争的,UC科技的董事长俞永福。

  腾讯的总部在深圳,位于科技园内,是一处显眼的地标建筑。就在这栋马化腾暂时不在的大厦内,流言四起。

  一种说法是马化腾有意退休,让现任总裁刘炽平接自己的班。刘炽平今年39岁,比马化腾小两岁。他于2005年加入腾讯,之前就职于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任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以及技术界的首席运营官。2006年刘炽平升任总裁时,曾经有过传言说马化腾属意于他成为接班人。

  另一种说法则截然相反,认为刘炽平即将退休。其内部在职员工表示:“刘过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公司运营,现在公司股价涨到这么高,他也该功成身退了。”

  流言起源于两个月之前。约两年之前,马化腾就不断表示要进行战略转型升级,而今年将采取实际行动。而两个月之前,员工们大概知道即将进行组织架构大调整。

  “这个月月底就会正式发文通知,任何变动到时才能见分晓。”上述内部员工告诉记者。就在这大变动的前夕,暗流涌动,“所以才有这么多传言。”该员工说,“无风不起浪。”

  对于传言,腾讯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只是告诉理财周报记者“马化腾先生一直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现在也在积极参与”。

  这个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已经被争议、诟病与流言包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腾讯帝国

  腾讯的员工已经超过20000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正在开发的产品到底有多少款。

  “小马哥”是外界的叫法,腾讯员工称呼马化腾都是“Pony”,这是马化腾的英文名。腾讯的员工之间,下属与上司之间都是称呼英文名,并不会叫某总。前述刘炽平被大家称为“Martin”。

  对于刘炽平,腾讯另一内部在职员工的感觉是“实权派”。2005年刘炽平进入腾讯的第一个职位是首席战略投资官,主要负责腾讯的战略、投资、并购及投资者关系方面的工作。2006年刘炽平成为腾讯总裁,协助马化腾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及运营。

  上述员工说感觉到这几年,马化腾一直放权给刘炽平。公司的日常管理都是刘炽平在负责。2007年,刘炽平进入腾讯董事会,成为执行董事。

  刘炽平是香港人,现在住在深圳。马化腾则住在香港,由司机开车送他来上班。

  董事会里的执行董事有三个席位。刘炽平之外,另外两位是马化腾与张志东。马化腾和张志东都是当年的腾讯创始人。张志东是“技术狂人,从来不管公司管理,只对技术、产品有兴趣。”张志东也是腾讯的首席技术官。

  1998年,腾讯创立的时候有五位创始人,被称为“五虎将。”除马化腾与张志东之外,另外两位是许晨晔、陈一丹,分别担任首席信息官与首席行政官。另外一位创始人曾李青已经离开腾讯,转投PE/VC。

  根据腾讯2011年年报显示,马化腾持有腾讯股权10.37%,张志东持有3.63%,刘炽平持有0.56%。截至发稿前,腾讯的收盘价是223.60港元,市值达到4114.99亿港元。而2004年腾讯上市时的发行价是3.7港元。

  八年时间里,腾讯已经成长为一个帝国。

  支撑这个帝国的架构体系并不复杂,主要有三层:系统-部门-小组。每个系统的负责人的职衔是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有八个系统,也有八位高级执行副总裁。

  系统在腾讯内部被称为“BU”,主要分为四条线,S线为职能线,R线为服务线,O线为安全架构线,B线为业务线。其中B线最为庞大,又被称为生产线,也是腾讯的主要赢利来源。其中B线按照业务不同,划分为B0、B1、B2、B3、B4线。B线是四条线的总称。

  B0线为企业发展系统,B1线为无线业务系统,B2线为互联网业务系统,B3线为互动娱乐业务系统,B4线为网络媒体业务系统。

  还有R线也被分为R1、R2两条线。

  马化腾的调整组织架构就是将这八条线打乱重新分配,也就是说,在这个月月底,腾讯的整个公司架构将重新洗牌。

  在系统下面的单位称为“部门”,负责人是“经理”,算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部门以下是小组,负责人称为“组长。”在B线内,所有的部门或者小组都忙于产品开发与维护。

  腾讯的公关经理叶帼贞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腾讯内部从事研发的人员有一半以上。从去年开始,腾讯的员工已经超过20000人。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中,仅次于淘宝,淘宝有员工25000人。

  由于每一款成功开发出来的产品都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几乎每个员工都会固定在一款产品上,除非“内部转岗。”但是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很少有人愿意内部转岗,因为相当于从头再来。”如果想要晋升,就要等“业务做大,人多了,就能升职了”。

  腾讯大厦内有高管专用电梯。马化腾的办公室在最顶层,37楼。普通员工一年能够见到他的次数不过四五次。马化腾也早已不认识大部分员工。太多员工,太多产品,员工们也不知道他们正在开发的产品到底有多少款。

  扩张,再扩张

  它是一个庞大而纷繁的帝国,但每一项业务都缺乏新意。

  除了猜测此次架构调整的高层变动之外,腾讯的员工们也在猜测调整的方向,公司内部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有说法认为无线和soso成为重灾区,电子商务、视频等重资产项目将重组。马化腾希望通过这些调整重新找回创新的动力。

  今年4月份,腾讯内部中层以上员工在东莞参加了一次会议。腾讯的内刊上将这次会议定义为“战略转型升级会议。”但是腾讯的公关经理叶帼帧却说这只是腾讯每年定期召开的会议,并不涉及战略转型。

  在会议上,马化腾谈了四点对于战略转型的想法。其中第一点就是加强创新,他承认近年来由于一些事件导致腾讯口碑不好。他明确说出腾讯筹备了近两年的转型将在今年正式开始。

  叶帼帧解释说马化腾今年来所提的战略转型主要是指加快平台开放的步伐。她说经过一年多时间,平台开放战略已经有所进展。她提出数据,截至2012年3月,腾讯平台拥有超过4万款注册第三方应用,超过10款第三方应用的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000万。

  开放平台是腾讯改变行业公敌处境之举,不得不进行。腾讯与行业内其他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矛盾早已经白热化,3Q大战,UC俞永福的炮轰,以及腾讯新品发布会时场外的抗议。

  而事实上,腾讯这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尝试拓展业务链,进军搜索、视频、电子商务、广告等领域。这种扩张仍然是简单的复制。中国的搜索市场已经有百度,视频已经有优酷土豆,电子商务更是已经有淘宝。

  艾瑞咨询集团的分析师由天宇认为,在这些领域中,腾讯并不是完全没有做大的机会,根据他们的数据,腾讯去年的广告收入已经接近搜狐、新浪。但是这些互联网常规业务无法成为腾讯的核心业务,也很难带来让人惊喜的成长。

  2005年9月,腾讯的拍拍网正式上线运行,距今已经六年多。而淘宝的成立时间是2003年5月。腾讯的电子商务模式是B2B2C,与淘宝类似。而淘宝根深蒂固的行业地位让腾讯只能在后面追赶。说起这么多年电商的气色不大,腾讯内部员工无奈说道:“做不赢淘宝。”

  据淘宝的官方数据,2011年,仅仅淘宝商城的交易额就达到1000亿元。而腾讯内部员工说2011年腾讯电子商务的交易额是60多亿元。

  去年,腾讯内部对电子商务已经实行过一轮整合。去年年初,腾讯电子商务部门的员工只有约200人。年底时,电子商务部门员工人数达到了1000人。

  “大部分是内部整合,将以前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部门都整合进同一个部门,也新招了一批人。”而这个刚刚经过整合的部门今年可能再次面临风雨。

  现在的腾讯不是成立之初的腾讯,也不是刚上市时候的腾讯。它的触手伸进太多领域,布局视频,进军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