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3-16  浏览次数:20593 次

  美国股市在周二的时间,苹果公司收盘时报价509.46美元,已经等于一台16GB版本的iPad价格,较10年前的发行价上涨50倍。目前苹果市值约为4711亿美元,比谷歌和微软的市值之和还要多。而且按照苹果的传统,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将会举行新品发布会,届时或是iPad 3 首次在公众场合展露真容。按理说,应该是喜事连连,但在中国大陆市场,苹果却遭遇滑铁卢,挫折不断,百病缠身。到底是谁人将这个科技巨头推向道德的深渊?

  因“iPad”的大陆商标权问题,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已经对簿公堂,并在一审后,苹果公司败诉。虽然苹果公司随即提出上诉,但有熟悉相关法律的律师称,苹果二审翻案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二审一旦败诉,将面临最高超过300亿元的罚款。目前唯冠公司已经向多地的工商部门提出申请,禁止国内iPad产品上架,同时准备向海关递交材料,阻止iPad入境。

  对于善用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护自身权益的苹果公司而言,其实早在多年前便注册、购买各地的“iPad”商标,但苹果的律师团并没料到,当时台湾唯冠的“iPad”商标权并不包括大陆范围,大陆“iPad”的商标权却在深圳唯冠手中。深圳唯冠原本也是一家实力不俗的科技公司,曾经在全球平板电脑生产市场列席第四位。可因经营失当,难逃没落的厄运。今天面对高达数十亿元的债务,“iPad”商标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岂可轻言放手?

  官司缠身,可能会给苹果带来巨额的金钱损失,毕竟作为一个系列产品,“iPad”还是一直会更新换代下去,不可能忽略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更为棘手的是,面对产品暴利,过多压榨代工工厂员工利益的道德大棒,库克似乎再也不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会正视这些问题。”

  还是以苹果旗下的“iPad”为例,国内电商专家中国诺网nuo.cn给出了一组数据,每台iPad可以为苹果公司带来150美元的利润,为销售价格的30%。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作为产品生产基地的中国,分得的利润却几乎不值一提,以工资形式返还给中国工人的薪水仅为每台iPad 8美元,占比1.6%。虽然当中包含大量的人工劳动,但这甚至比其以机械化生产为主的零部件供应产地韩国的34美元(6.8%)还要低。

  尽管苹果曾宣称,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代工厂或零部件供应商的薪资标准,均符合所在国的劳动法律等相关规定,但面对如此悬殊的分成比例,却很容易激起当地劳动参与者的抵抗情绪,在道德范围内而言,这样的苹果与其标榜的高大形象十分不相乘。

  而且,不满情绪并非仅来源于代工厂的劳动者,甚至很多一直支持苹果的“果粉”也认为苹果的做法有失公允。需要知道,在安卓与苹果两大阵营的长期对垒下,几乎已经锻就“果粉”们的绝对忠诚,但这感性的对苹果产品的支持并不能掩盖“支持者”理性的分析。可以说这是苹果公司长期漠视中国大陆市场所产生的负面反响,积攒已久的不满情绪终于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宣泄口,一发不可收拾也就在预料当中了。

  消费者更多时候是以一个“受众”的角色参与苹果产品的消费买卖,但就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一样,苹果公司推出什么样的措施,市场就会给出相应的反响,这些都是其营销政策的具体体现。将劳动者,甚至是消费者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这不是一个国际大企业应当具备的视野。你给大众一个耳光,纵使用力阴柔,但也只会收获迎头痛击的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