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24  浏览次数:20632 次

网页制造aiyiweb文章简介:帐号是一个你使用服务的必备品,帐号数量(用户数)也是比流量更能够衡量一个网站影响力的目标,所以帐号资源不断被大量网站看作命根子。 多年之前国外就支持Email作为网站帐号,从2005年出现OpenID,再到2008年、2009年Facebook Connect的大红大紫。他们的目的是解放

帐号是一个你使用服务的必备品,帐号数量(用户数)也是比流量更能够衡量一个网站影响力的目标,所以帐号资源不断被大量网站看作命根子。

多年之前国外就支持Email作为网站帐号,从2005年出现OpenID,再到2008年、2009年Facebook Connect的大红大紫。他们的目的是解放用户,一个Email、一个Facebook、一个Google帐号你就能够登陆所有网站,不需求反复记忆多个密码、多个密码保护材料。

关于帐号的开放中国不断被边缘,所幸如今曾经看到了一些不错的趋势。这些改变第一要感激国外的优秀榜样,例如Google和Facebook;第二要感激那些创业网站们,以创业者的姿态为互联网帐号开放作出了本人的奉献,例如鲜果、例如豆瓣。

这些趋势很多是伴随着微博出现,能被称为趋势是由于越来越多大站开始学习,这些趋势包括开放式邮箱登陆、手机号登陆、OPenID、多帐号关联、帐号自在更改。

趋势一:开放式邮件登陆

即支持其他网站的Email帐号登陆,伴随着微博的出现,目前新浪、搜狐、网易均以支持以其他竞争对手的Email地址作为微博帐号,并且也能够作为全站通行证使用。腾讯QQ曾经支持绑定Email帐号,并且可以用Email登陆微博。

这意味着用户不需求为了使用服务再去单独注册一个帐号、多出一个邮箱,只需求使用你已有的Email帐号即可轻松注册。各家的整合程度有差异,例如网易通行证输入默认只提示自家邮箱,但是你仍然可以手动输入其他邮箱帐号(例如Gmail)进行登陆。

趋势二:手机号登陆

使用手机号作为帐号有三个用途,第一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号进行登陆,第二是方便密码找回,第三是方便密码找回,保障帐号安全。目前国内门户的整合力度并不一样,例如网易、迅雷均支持绑定的手机登陆,而新浪腾讯则只支持服务绑定和安全功用。

另外目前手机号大多数只属于一个附属帐号,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你不能直接使用手机号进行注册,而只能绑定已有帐号。

趋势三:OPenID

很多朋友可能会困惑,OPenID功用与上面的邮件、手机登陆有什么区别,应该说功用有堆叠的部分,但是OPenID更强大,它不只可以共享帐号名称,还可以提供各种用户信息,当然这部分信息可以由你本人进行设定。

最著名的OPenID案例就是Facebook Connect,你可以授权某网站获取你的Facebook材料、好友甚至更多信息,注册但不只仅是注册,更像是一个更大意义上的数据共享。国内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包括豆瓣、人人网、新浪微博,但是做的深度都不一样,大多数停留在浅层的登陆功用。

趋势四:多帐号关联

这里面的典型案例是微软的Windows Live,它能够支持多个Live ID的无缝切换。

这种功用的意义在于方便拥有多个帐号的用户,例如我有多个网易通行证帐号,其中一个是邮箱注册的通行证,一个是用Gmail注册的通行证。如果我需求查收网易邮箱邮件的时候我需求一个帐号,而当我登陆网易微博的时候需求切换到Gmail注册的通行证。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网站的多个帐号。

如今国内大网站都没有涉及这个部分,都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明知道会有这一步但是却扭扭捏捏不情愿跨出去。

趋势五:帐号自在更改

帐号自在更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登记,第二是修正。

帐号的自在登记可以无效保护用户的选择自在和隐私安全,也可以对ID比较敏感的新用户更多选择空间,保护无限的帐号资源;帐号修正是让用户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平滑迁移帐号,例如我之前的微博帐号是a@a.com,如今我的电子邮箱换成b@b.com,那么自然希望ID在安全的基础上能够自在修正。

门户基本没有这项功用,同样是在优柔寡断,认为用户只需注册了就是本人的,其他都是扯蛋。豆瓣、鲜果都可以自在改换帐号,人人网也可以做到,但是无法更改为已注册帐号。

例如之前人人网帐号为A,我想要换成帐号B但是当时没有修正帐号的功用,或者我没有找到这个功用,所以我重新注册了帐号B;两天后我发现了这个功用,所以成功登记了帐号B,想要把帐号A更改为帐号B,但是系统通知我不能这样做,这属于功用的完成度不高。

—————完成的分割线——————

开放不开放那都是文字游戏,帐号策略的改变最终目的还是解放用户。让用户爽,用户才会用实际举动让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