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19 浏览次数:20637 次
八年前,我见位同学整天抱着本大概有三个指头那么宽的书看。猎奇的过去问,他说正在学习MCSE课程,我问啥叫MCSE?哦,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的考试,听起来真他妈帅。而且没门槛谁都可以考,貌似考上就跟微软一家人的感觉,很容易让我们这样的懵懂少年蠢蠢冲动。
那会儿行情还不错,听说培训几个月考试拿到证,然后马上能找到任务,听说收入也不错。于是我就跑海淀图书城买了五门课程的书,加起来的厚度和分量,完全对得起几百块的价钱。
同时,各大培训机构都在热推各种认证课程,比如包括Adobe, Microsoft, Cisco, Macromedia等大牌,但课程费爆贵。我交不起钱只好自学,学差不多之后,跑去问考试又得知考试费爆贵,一门好像要450元,五门就需求两千多。对我这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穷光蛋来说,结果自然是没去考,并且很快看清楚了这捞钱产业链的丑恶嘴脸。
随后几年内,各种认证含金量大幅度降低。其缘由不难想到,一方面门槛低且实际技术含量并不高,另一方面“有点懂”的人越来越多。当然,这与各大培训机构的“协助”努力,以及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有关,中国人考试天下第一嘛。其实用辩证法思想不难想到,很容易就能拿到的“证件”必然没有太多真正技术含量的存在,由于任何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都不可能速成。反过来,几小时的“考试”也无法实际反映出一团体的真实水准。
八年后,与位2000年前在美国的华人老大哥聊天,他说当时美国也这样。培训几个月,出来真就能拿几万美金的年薪。但是,是由于老美当地人不想干这些没什么创造力的活,他本人做了几个月也干不下去了。
在讨论区常见四处咨询互联网产品设计相关“认证”的网友,觉得大牌公司或权威机构发个“免检”红本本有用的人不在少数,实际上如今大小公司对各类“证件”兴味都不大。比如,我不信四六级英文证书要比一场全英文的面试更有说服力,面试官应该不至于吧。用心思学观点来看,期望寻求“认证”来旁证本人实力的心态,其实就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此结论同样适用于更多人关怀的“学历、专业”问题,如今曾经很少有公司(国企除外)由于学历或专业拒绝优秀人才,由于真正的优秀人才太少太少。公司设学历和专业门槛,其实也由于对被招聘者“不自信”不得已而为之。学历只是一团体十几年应试教育发展情况的缩影,专业明显更不靠谱了,理想中存在更多的是由于“不测”成就的高手。
我做事、做人经常劝诫本人“人家又不是笨蛋。”但理想教育了我,不是有多少笨蛋的问题,而是和谐社会基本需求大量笨蛋来凸显少数“聪明人”的成功。
http://blog.rexsong.com/?p=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