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2-01  浏览次数:20567 次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机会分析- -
                                       


   中国的互联网的真正发展起来确切来说应该是从2002年末,我们应该记住那几个应该称得上历史性的时刻,虽然已经过去,但影响深远。

    搜狐2002年第3季度首次盈利11万美元,新浪2002年第4季度首次盈利148万美元,同季度网易盈利520万美元。三个主要门户的几乎同时的盈利告示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式摆脱了“泡沫”和“亏损”的帽子,解除了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心理阴影,迎来了“真金白银”的时代。

    当然,我们不难通过对这些门户的财务报告的数据发现,在盈利的背后,是各个网络门户找到了除网络广告以外的盈利模式,包括短信、网络游戏等。之后,陆续在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更让我们看到了提供旅游预订服务的携程和e龙,移动增值服务的灵通、空中、华友,网络游戏服务的盛大和九城,即时通讯服务为基础的腾讯,网上招聘服务的51Job等。

    全球的互联网产业也迎来跨越式的发展,Google成立5年之后,就成为了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这个神化一样却又发生在眼前的故事让很多人久久回味。在网络经济越来越繁荣的背景下,大家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下一个成功的网络企业将是什么样的盈利模式?下一个会成功的网络企业将会是哪个公司?

    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无数的风险投资商、无数的创业者、无数的寻求业务扩张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日思夜想的一个问题。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作为专业研究网络经济的咨询公司,公司的研究团队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这里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一二。

    首先,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互联网行业。互联网的真正意义来自于比较容易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益的自助化、跨地域信息服务平台。所以,基于互联网平台以及手机和未来的IPTV的等互动平台上的提供的服务也应该称为“现代服务业”。

    说起现代服务业的客户,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用户、一类是企业用户。在中国,拥有的上亿的、不断增长的庞大个人互联网用户、超过3亿的手机用户和2000万的企业用户群,这都是一个庞大的消费者市场。目前,中国所有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所有市值总合还不及Google或者Yahoo的一半,但中国的上网人口数据超过美国已经指日可待,这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美国出现的“中国热”并非偶然,或者是华尔街分析师的吹捧,这其中有必然的因素。

    个人用户可以使用互联网来获得的很多种服务种类,比如信息资讯服务(例如新浪、搜狐等提供的新闻);信息查询服务(百度、Google等提供的搜索引擎);互动娱乐服务(盛大、网易、九城等提供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服务(易趣、淘宝提供的网上拍卖,当当、卓越提供的网上购物,携程、e龙提供的旅游预订等);在线招聘服务(如51Job、ChinaHR、Zhaopin提供的网上招聘服务)等等。

    企业用户也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为手段,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例如营销推广服务(例如万网、新网互联等租用主机建立网站的服务,可以在百度、Google上投放搜索引擎文字链接广告或者在新浪、搜狐上投放图片式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服务(如阿里巴巴、慧聪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等等。

    实际上,分析用户对现有的网络服务的需求,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和对各种服务要求的差异,造成了现有网络服务还有很大专业化、细分化的发展空间。各个目前只从事某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的公司应该还都会有不错的成长空间。

    从新的服务机会来看,第一种方法是考虑目前用户使用的非网络化服务可以转移到互动平台上,第二种考虑方法就是跨平台的新服务机会,另外第三种方法是新技术而产生的新服务机会,第四种是新的服务方法带来的机会。

    第一种方法:非网络化服务网络化看商业机会

    非网络化服务网络化是很多已经成功的互联网企业走过的路。在很多人质疑是不是都是IT技术员才看的四通利方体育论坛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媒体影响力已经可以和中央电视台比肩的新浪。很多人怀疑是否会有那么多的人通过网络订房订票的时候,携程已经快速发展起来并建立了一定的行业壁垒。

    个人用户现有的服务项目还有哪些可以转移到或者更多地使用网络平台呢?网络情感交友?网上医疗健康咨询?网上购车?网上购买珠宝?网上看电子杂志?收费下载音乐?你的答案可能也会有更多。

    在美国,match.com专做网络情感交友,几年来服务费涨了几十倍,到现在单个用户月收费几十美元,但用户依然不断增加。而目前中国还没有成规模的专做网络情感交友的网站,不过目前已经中国交友中心、亿友、UUME等通过融资并购等手段进入这个市场,并在摩拳擦掌准备让更多的人找情感对象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工具是网络。

    有些服务虽然可能不是面对所有的网民,只是面对一群特定服务的网民,但一旦你的服务能够满足这群用户的需要,而且用户乐意为这个服务长期支付费用的话,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可以成功的商业机会。

    第二种方法:跨平台下的商业机会

    一些和电脑终端近似的其他接入设备出现和普及,也会造就很多跨平台的商业机会。例如2.5G/3G下的智能手机平台,以及最近被媒体频频炒作的网络电视(IPTV)平台。前一段时间,SONY也刚刚发布的新的PSP,不仅可以玩游戏、而且可以听音乐看电影,完全是一个多元化的娱乐终端,加上蓝牙、WIFI等多元接入手段,SONY也想类似于PS2打造一个平台,但是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互动娱乐平台。不过,主导一个平台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在中国,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背景、政府背景、市场意识和社会资源,主导一个新的平台往往只是一个梦想。

    如果已经置身于新的平台下,你可以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把一些在互联网平台上验证成功的服务模式搬过来。当然,不同的服务平台会有不同的特征,有些服务在不同的服务平台上,用户的需求可能会差异很大。一些失败的创业者的例子就是过渡夸大了一些服务在跨平台上的应用,而导致盲目的技术和市场投入,但消费者却没有习惯使用那些服务。

    另外,就是基于不同的平台来深入挖掘用户的不同的需求。例如同是娱乐游戏,PC平台上用户玩游戏会喜欢MMORPG类别的网络游戏,如果手机平台上,用户则喜欢休闲类的小游戏,在未来IPTV的平台上,用户最喜欢的可能是休闲、体育竞技类、赛车等类别的游戏。

    第三种方法:新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

    网络上的新技术曾出不穷,但是真正对用户有直接价值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有些我们看来是新技术其实可能已经不是最近发明的,而是最近才流行的。例如P2P、BLOG等新的技术服务形式,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中国的网络用户使用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影响力。

    P2P改变了以往的通过网络公司放在机房的服务器来提供服务的模式,把每个人连接进入互联网的设备都变成了可以为不同人服务的服务器。只要P2P的软件流传开来,甚至不需要任何服务器,一些音乐影视共享下载的服务就可以开展起来。虽然,音乐影视共享下载遇到版权的问题,从收费的P2P音乐下载Kuro到免费的Kugoo,用户的使用数量一直突飞猛进。这种服务模式除了让人耳目一新,现在是应该仔细考虑是否有基于这种技术但可以提供合法的服务和收费模式的时候了。

    BLOG更是改变了新闻媒体机构和个人媒体的传统结构,BLOG可以让每个人轻松成为个人媒体的内容发布和管理者,并可以即刻让自己的BLOG内容给其他用户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