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4-25  浏览次数:20646 次

    我不在乎他包多少二奶,我只在乎我是不是首席——这也就是我对新浪和谷歌合作的评价。

    在中国互联网届,新浪是个肤白亮丽中年气质女,正处在如狼似虎的年代,且推出的爱问等一系列产品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且看不上一些面黄肌瘦的男人,就在这时候,身强力壮的美国爷们儿GOOGLE出现了,当我们纷纷猜测两者到底是一夜情还是多夜情的时候,新浪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外界发布专题,且不像被盛大夜里偷桃那样说“我被办了”,而是挽着那美国爷们儿的胳膊,热情洋溢地说“我很满意”。而此时的GOOGLE,得了便宜还卖乖,情不自禁地表达另一种暗潮:虽然我很满足,但是我还想要。股价小涨、财报好看、广告丰盈、业绩良好,这当然是各方都乐于见到的结果。新浪和谷歌“他好我也好”的故事如此上演,我们知道了情投意合的开始,更知道了含糊暧昧的结局。

    IT业内的朋友分析,新浪通过系列的动作在做减法,就在爱问变成历史产品名词的不久前,世纪佳缘网站和新浪达成交友频道的合作,而其他的频道也在潜移默化中添加更多别人的影子,假如真的是要走“强大资讯+广告主导”的策略,那么无疑这是现任新浪决策者的大手笔,轻装上阵而实现优势冲击,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愿这不是目光短浅的举动,对于新浪这艘体积庞大的互联方舟而言,减肥瘦身不是昏招,改变方向不是坏事,掉转船头却是难事。

    再看看这次合作的另一主角,假如肤浅地连贯GOOGLE的系列动作——示好各大站长、疑似并购265再加上这次和新浪的战略合作,当然还有顶着抄袭帽子依然推行的输入法,还有数不清的各类传言,疑问如是:GOOGLE难道是在蚕食中国互联网?难道是在化解所谓的流量?难道是在推行所谓本土化?我的看法的变化,是联想到了另一个非IT巨头,就是达能。达能和GOOGLE的套路类似,对光明、对娃哈哈、对乐百氏等等,然而结果呢?我们惊讶地发现,这种所谓的整合外衣下面,隐藏着密不可宣的预谋。流量变现仅仅是类似合作“潜规则”的第一步,假如第二步、第三步之后,那么大网站还有多少不再贴着GOOGLE的标签?还有多少互连应用不再有GOOGLE的烙印?而那时候GOOGle像八爪鱼一样,吸附在中国互联网上,精华之后能给我们剩下什么?我真的希望这些念头仅仅是杞人忧天,当我们真正残酷地面对事实的时候:新浪已经是GOOGLE蚕食中国互联网的通行证,然而GOOGLE将是新浪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