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20577 次

Redis系列-配置文件小结

如果不指定配置文件,redis也可以启动,此时,redis使用默认的内置配置。不过在正式环境,常常通过配置文件【通常叫redis.conf】来配置redis。

redis.conf配置格式如下:

keyword argument1 argument2 ... argumentN

redis.conf配置参数:

1)daemonize on|yes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时,启用守护进程

2)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系统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pid文件

3)port 6379

redis默认监听6379端口,可以通过port指定redis要监听的端口

4)bind 127.0.0.1

绑定主机地址

5)unixsocket /tmp/redis.sock

指定redis监听的unix socket 路径

6)timeout 300

当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关闭连接,单位秒

7)loglevel verbose|debug|notice|warning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默认是verbose

8)logfile /var/log/redis_6379.log

日志记录文件,默认是标准输出stdout,如果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logfile 配置为stdout时,logs将要输出到/dev/null

9)syslog-enabled no|yes

当配置为yes时,日志输出到系统日志,默认是no

10)syslog-ident redis

指定syslog的标示符

11)syslog-facility local0

指定syslog设备(facility),必须是user或则local0到local7

12)databases 16

设置redis中数据库的个数,默认数据库是DB 0,可以通过select <dbid>,选择使用的数据库。dbis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databases -1 【这里是16-1】

13)save <seconds> <changes>

指定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时,将数据同步到数据库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系统默认配置如下:

save 900 1 #900秒 1个修改
save 300 10 #300秒 10个更新
save 60 10000	#60秒 10000个更新

注意,如果不持久化【不把数据写入磁盘】,注释掉save即可。 

14)rdbcompression yes|no

数据dump到数据文件时,系统是否压缩string对象数据,系统默认是yes。如果为了节省cpu,可以设置为no,此时数据文件比用LZF压缩时要大
15)dbfilename dump.rdb

指定数据库文件名,默认是dump.rdb

16)dir /var/lib/redis/6379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17)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当本机是slave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和端口

18)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时,slave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如果配置不对,slave服务请求将被拒绝

19)slave-serve-stale-data yes|no

当slave和master之间的连接断开或slave正在于master同步时,如果有slave请求,当slave-serve-stale-data配置为yes时,slave可以相应客户端请求;当为no时,slave将要响应错误,默认是yes

20)requirepass foobared

设置redis连接密码

21)maxclients 128

设置同一时间客户端最大连接数,默认是无限制。如果设置maxclients 0 时,表示不限制

22)maxmemory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