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26  浏览次数:20729 次

文章描述:用户体验的理论与理想.

有人推了这篇文章,《来自平凡生活的用户体验设计启示》,写得挺好。从生活中笼统出这样的理论其实还是挺不容易的。感激下作者。不过终究觉得看这类文章有点腻。

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用户体验这一行总觉得有点理想?为什么我们的理论,看起来总是那么不可撼动,但实际操作却不能如愿,或遇重重困难呢?这种问题,我是想不出来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Group里就随便掰了几点:

1、先说文章中第一个case,咖啡机的摆设。实际上来说,办公室的次要作用,就是办公,所有的体验,应以办公为主,然后再优化咖啡机这样的东西;如果优化不了,可以舍弃。作者很明显没让我们看到办公室的客观功用或陈列,没在具体的环境下讨论理论,可以是正确的,但做起来或许就不行。

2、再说那个火车站的。实际上,这种大屏幕的体验由来已久,包括机场航班也是这样的,由于信息量实在太巨大了,你让运营实体(机场、火车站)照顾哪位顾客?而且作者不知道体验过多少火车站,我的经验是,在硕大的屏幕里找到一条信息不用2分钟。排队问题,不属于体验问题,属于体制问题。任何的优化,都要受限于体制之下。试想一下为什么门户的概念还能存在于中国互联网之下,而且愈演愈烈?大概是网民是不拒绝接受海量信息的,只是,你得提供个更好的推荐或搜索机制给我。

3、至于后两个Case,比较通用,就是留住用户、让用户尽量减少思考。实际上,每种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用户,抢劫的那个例子举得很极端,虽然理论是行得通的。比如,银行系统的体验,很多人抱怨,但我认为,能给我安全感就够了,操作麻烦点,可以接受,毕竟登录银行不是登录QQ,没那么频繁。至于银行没有提供应Mac等先进的终端以方便,那是由于你是少数。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明白不。从开发的成本来看,我们外界永远只是旁观者。——林林总总,我想说的是,也许体验的推动,会有很理想的阻力。

4、互联网是扁平的,而且我们要努力于将其扁平化。这也是个“用户体验”绝佳的场所。它对于传统行业来讲,其实蛮简单的。举个例子,你若是一个播放器的产品经理,你可能很快能做出来,体验或许能达到极致;但你若是一条马路的产品经理,就算你是工程和建材界的精英,但若你不能上天入地地处理好各类关系(比如领导不爽的时候,你要有带他去东莞的能力…),你是搞不出一条马路的。这个时候,还说什么体验问题,可能就是扯淡了。

5、理论笼统要有,理想生活中观察这些体验的能力也要有。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就会弃这些理论于不顾,也是正常。

当然我也不知道理论离理想有多远,总之在门户几年,大概是我被洗脑了吧,我觉得是很远。真的要去众多闷头赚钱的垂直领域查探一番,会发现,用户体验,其实互联网呈现为最轻,如果纠缠在单一界面上,做做优化是可以,但推进改革却是相当困难。

比如,类似中挪动、华为这类公司,传统惯性的力量,还会存在好长一段时间,这样的环境下,你怎样骂用户体验差,都像是站直了腰从门外看的门外汉。只要他们知道本人的客户(留意是客户,不是用户)需求什么,他们严重的用户体验,跟你眼中的用户体验不一样。

用户体验还要涉及的一个重要要素,是成本。为什么产品界的纯理论用到了理想总觉得不是那么好使,或者行进困难?是由于一个行业的资本流动的过程,不是单纯一个扁平的网页可以担当或解释得起的,尤其是现阶段互联网跟传统行业结合得越来越紧的时候。

所以我们作为产品经理,若没有依据商业、行业或社会法则去实施用户体验的话,那用户体验永远都是无聊的雕虫小技。

文章作者:lixing

文章来源:http://xingzil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