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20635 次
你是一位交互设计师吗?通知我,你具体做些什么?
我是做网站设计的?听起来不够专业。我是做网页设计的,听起来……你们是做界面的……
恩,好吧,我勉强接受,但是还是会很不死心补充一句:其实我们不只做界面,我们还规划使用流程,研讨用户为了达到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简化任务……听不懂?好吧,whatever!
交互设计就像他们次要的产出物之一——线框图一样,有的时候不得不沦落到两头产物,处在尴尬的境地。前面如果有优秀的产品经理,并且精力旺盛,有时就会一并连交互的任务做掉了。
后面如果有优秀的视觉设计师,并且精力旺盛,接到交互设计师交付给他的一堆简陋的线框图,反而不知道怎样下手,而且,他会很抗议本人成为了一个油漆工,不知道在这个线框的基础上“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视觉设计师在交付了视觉稿后,遭遇到交互设计师的诘问:这个结构你不能依据视觉来调整,这个会改变我之前定义的用户引导方式,这个是之前确认过的!
一. 快乐并痛苦着
合作伙伴的痛苦:对于优秀的合作伙伴,他们不是不能做,有时辰意不能去越俎代庖,但是——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放手后觉得很痛苦:唉,他到底理解清楚没有我的商业意图?我不放心,我觉得事情不可控……
很多时候,视觉设计师在接手后觉得很痛苦:唉,前期的需求和业务讨论,我压根就没参加,这一堆东西,我看不明白,但是还是得一页页去美化,而且我还得把任务成果交给他验收……
更多有关的人觉得很痛苦,流程长,分工巧,到了开发的时候,遇到了问题,还得先找交互,通过交互去找前端工程师,处理问题。
交互设计师们的痛苦:
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两头产物,普通这些两头产物霎时就会被替代掉,到了项目发布,那些就曾经被遗忘了。
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做协调和沟通,自然而然成为UED三个角色的小PM. 商业BRD写好了,要去和产品经理讨论业务需求并且坚守用户体验防线。线框做好了,要和一群人去讲设计需求,要撰写文档。视觉稿好了,要提防人家不小心改变了线框框架。文案和HTML做好了,又要去验收HTML有无按照设计需求执行,开发完成了,还得去像测试人员一样投入去测试bugs。发布后,还要持续进行效果的跟踪。这些,任务很多时候看起来劳而无功。
但是交互最痛苦的,不是这些。
交互痛苦的事情之一,说服基本靠YY。这段时间做封闭做项目,从一进到项目室,就有明确的时间点和计划,来不及系统化思考,投入去做。遇到一些引发争议的问题,去和产品经理们谈,发现,我们的讨论慢慢地演化成为故事PK赛。大家举个各种场景的故事去试图说服对方。比如,我说,如果我是用户,我怎样怎样地。他说:我不那么看,如果我是用户,我怎样怎样地。
所谓的PK就成为了谁反应快,能够抓住对方的漏洞,谁的口才好,搞得对方无从辩驳,谁就赢了。其实,事后反思,我们的persona去哪儿了?怎样都成了讲极端非典型场景非典型需求用户的例子了?我们的以用户为中心的高尚理论去哪里了?怎样都成为以本人为中心了?
理想就是这样: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为每一个项目建立一个persona。以前建立的persona不是适合所有项目。我们普通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开始做方案前引入用户研讨。
所以,我们在PK的时候,有时不得不靠举例子,讲故事。可能,交互设计师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就是要“很诚信地讲愈加可信的故事”。不靠YY,靠一些观察,数据,案例分析,在讨论的时候,很自然用用户的场景去描述设计,用户来到这里,他带着什么样的需求,在遭遇到这种提示后,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的这种反应会导致他接下来怎样去做……要尽量像用户灵魂附体一样去讲。我见过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在讲用户的使用场景时,我虽然整个场景是他本人YY出来的,但是他的抓狂的动作、痛苦的表情,让人“感同身受”——到了这份上,想要PK产品经理,想要说服谁,普通都成功了。
当然,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我觉得PK成功,心里不一定有胜利的喜悦。由于,有可能需求方让步不是由于真的被故事打动,而是时间要素,觉得没有必要在这种“细节上”花太多时间。
交互痛苦的事情之二,时辰在反思:我做得对吗?这真的是对的吗
PK赢了,可是扪心自问:我做的方案真的是对的吗?用户真的这样想的吗?他们真的是这样用的吗?
也许我们心里都会有点虚。
理想上,设计当前也需求不断依据用户测试、数据情况不断迭代。
曾经有产品经理当时和我聊天时,就聊到一件往事,他说:当初设计师发动了好几个设计师过来和我讨论那个方案,他们坚持要做成那样,我争论不过,就按照他们的方案做了。结果数据效果不好,被重新换回来了……
交互痛苦的点无非就是那么几点:
1. 啥都做,但是别人又不知道他做啥,又没产出啥可以被记住的。
2. 不知道本人做啥是对的(很多时候缺乏支撑),本人也没底。
二.交互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大家都痛苦,为何还会有交互设计师?为何不干脆去掉这个职位?
其实上,昨天才听老大讲,我们确实会有这个考虑,当前就没所谓的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了,我们都要双栖,变成“产品设计师”——详细的职业能力要求暂时还未出炉。
与此同时,产品经理(产品规划师)还是会继续存在。好吧,暂且不讨论“规划”和“设计”之间的关系。
我理解的产品设计师,是能力愈加全面的交互设计师。他的责任愈加大,到了产品的层面而不再是一个流程中的两头角色。他的能力要求更高,也许连视觉都一同做掉了,精简了流程。
交互设计师也好,产品设计师也好,只需我们做的事情核心不会改变,我认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不会改变。
有人问我:你博客里用到的流程图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我的答案是:PPT,或者Flash。没错,除了项目里用到visio等专业工具外,我基本上习惯用ppt出流程图,快,简单,并且,只需意思表达清楚了,工具不是问题。
交互设计师的竞争力体现到很多地方:交付物的专业化当然是重要的一方面,那是职业的意味。我是比较反对做为一名交互设计师,连本人的交付物交付出去,让合作伙伴必需要打多个电话才能搞清楚如何去使用的。
但是这肯定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基础。
从我本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总结,我认为交互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体如今三个方面。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即便你做的事情别人都能走,这三方面的综合你也一定要比其他角色做得更好。
1. 感知/挖掘需求的能力
需求为王。
谁愈加能够感知用户需求,谁就能够讲出愈加靠谱的可信的故事,谁就有说服力。
谁能够会愈加站在商业需求的高度,站在战略的高度,谁就能够愈加容易与商业方进行沟通,谁就愈加容易博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愈加放心把东西交给你做而不是由于不放心而指指点点。
谁能够挖掘到更深更潜在的需求,谁就愈加有可能超出期望,做出开辟性的前瞻性的设计。
谁能够用用户的需求说话,谁就愈加对本人的设计方案有决心,才会愈加坚定去推进。
如何做呢?(其实我不喜欢写建议,由于很多时候我本人也做不到)
尽可能找机会让本人和用户接触,并且记下他们对你的产品的任何一句反馈和建议,日后一定用得到。
无机会参与用户访谈时,尽可能让客户讲本人的故事(而不是急于验证你的产品,这样你才会知道真实的用户是什么样,他们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多多利用公司已有的调研材料和结果,尽可能多收集,想办法利用。
提高本人的数据分析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数据分析就是看什么时候数据上升了什么时候下降了,其实最重要的是从这些景象里挖掘出深层次的缘由来。
多用本人的产品,模仿用户去用。
2. 给出创造性的处理方案能力
你可以说,感知/挖掘需求的能力我不如用户研讨工程师,也不如公司专门的调研部门的同事,没错,他们比你愈加容易得到调研、测试的资源。他们比你愈加专业。
但是你要比他们愈加容易把拿到的调研结果,转化为清晰的用户需求,进而是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产品经理也能出。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