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16  浏览次数:20600 次

文章描述:互联网产品市场:问答类网站知乎的未来.

不要找我要知乎约请码。一开始我以为没有约请码,后来发现只要一个,曾经送人了。严厉控制约请码是对的,资本主义自在化,一放开就乱了。

知乎,我只玩了3天,找一个有感触的情景来体验Quora类使用。由于泡得不深,所以发言都不担任任,你们看过就可以忘了。

▎话题,不是问题
百度知道上面全是问题,知乎上面全是话题。用户去百度知道,往往是对一个接近于客观理想的情况进行提问,去知乎呢,则是求证一个观点。甚至连求证都算不上,就是抛出一个话茬,大家来版聊呗。

这倒是应证了我之前的一个观点,即行业内部(尤其IT行业)有旺盛的话题讨论需求,但缺乏讨论的场所和由头。我之前的构思是用Digg式的旧事推送加上讨论群组来满足这个需求,知乎的做法则是用“问题”作为引子,用“用户质量控制”作为卖点。结果都是一样的,提供高质量的行业话题沙龙。如果把问题理解为主贴,回答理解为回帖,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问答方式有助于回帖质量提纯,并聚焦讨论主题。

当然,和行业无关的话题也有,不过那是越拉越长的长尾。

知乎的尝试,至少在第一阶段是成功的。它所延伸出的细分市场,看似问答产品的进化形状,在我看来却是细分人群的话题沙龙。“问答”只是借助了Quora的名头,同时也给信息组织与互动加上了别致的包装。

“沙龙”的产品本质,是理解和改进知乎这款产品的关键。

▎工程师驱动

之前业内有几篇讨论“PM驱动与工程师驱动”的文章挺火,其中郑昀的那篇我最喜欢。恰好知乎就是一个工程师驱动的典范。不需求任何人引见团队背景,上手10分钟,就能看出来典型的工程师思维逻辑。这是个极佳案例,瞧瞧国内由工程师驱动的新产品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

知乎在这个命题上有一些天然优势——产品属性导致工程师本人即用户,不需求复杂的用研手段,感性敏锐的观测与嗅觉,也能理解用户情景,绝对来说路走得会更顺一点。虽然交互设计是个短板,功用规划也有不足,但主体部分完整可用。再加上人脉关系的卖点,玩起来挺有意思,所以这几天大热特热。毕竟产品核心并非可用性,而是用户质量,业内名人。这个时候揪产品设计的小辫子,没意思。

国内的工程师驱动项目,最大的不足是需求分析与交互设计,知乎团队靠“本人即用户”处理了前者,靠产品核心绕开了后者。与此同时,又能实现知行合一的敏捷性。虽然很多设计缺陷是一开始就可以避免的,但也是知乎团队发现后,有能力快速改进的。这种对新产品试错成本的消化能力,构成了工程师主导带来的强大驱动力。那是不是从此好事多磨呢?我看不是。前期的用户环境绝对单纯,中期当前,复杂的社区情景将带来高运营风险。工程师逻辑能否可以抵御这个风险尚未可知。

或者换个角度说,沙龙即高端社区。“订阅话题”与“非真实关系”使得社区地下化,情景复杂化(绝对于Facebook),同时行业内部的传播性也更吸引低端用户(绝对于豆瓣)。这将会是项目最大的麻烦,直接关系到产品架构与全局准绳,仅仅靠招聘运营人员是处理不好的,必须由团队的驱动层来掌管处理。而工程师逻辑能不能预见并理解这种社区管理上的复杂性,尚未可知。

▎知乎的未来

知乎上有不少提问,聊知乎的发展方向,前途啊命运啥的。我也乱讲了十点:

1、坚定地做行业沙龙,过高愿景会把本人感动得五迷三道,自乱阵脚

2、互联网行业可能是最适合知乎的领域,但这种热闹未必能大量复制,需求高度警惕

3、用子站的方式拓展新行业,混为一谈的话,有可能严重损伤内容质量

4、比奖励机制更优先的,是对不良行为的监控与处分机制,管理越严越好,心软不得

5、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中高端用户的社区体验,低端用户的行为必须与其彻底隔离开来,这是产品接下来的最大瓶颈——挑战与其说是来自于产品设计,不如说来自于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博弈,务实谨慎态度与过度理想目标博弈的运营准绳

6、开放注册没有必要,坚持约请制会降低运营压力,提升品牌价值,反正行业内的传播性曾经足够

7、随着用户规模扩大,对团体的包装与推荐会越来越重要,宜早作投入

8、适度引入一些媒体化的运营技巧,活跃社区气氛

9、不建议采用积分、等级这些低端的社区运营思路,沙龙应该有沙龙的调调

10、不要针对“问答”做太多动作,问答只是幌子,“话题”才是内容本质,围绕着话题可以有更多的产品运营创新

以上观点均不担任任。3天的观察不可能靠谱,只适合好友之间闲聊,但看见知乎最近这么热,憋不住发出来,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

又及,师母提出,知乎的一个发展方向可以是linkedin,我也很赞同。用linkedin的方式来做中国的linkedin,死路一条;用Quora的方式来迂回地做linkedin倒是一条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