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一些操作的简单整理
    1.tomcat启动与关闭
cd tomcat目录 
./startup.sh 
./shutdown.sh 
2.mysql的启动与关闭与编码设置
使用 service 启动:service mysqld start 
使用 mysqld 脚本启动:/etc/inint.d/mysqld start 
使用 safe_mysqld 启动:safe_mysqld& 
修改字符集 
在linux下修改/etc/my.cnf文件 
找到客户端配置[client] 在下面添加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默认字符集为utf8 
在找到[mysqld] 添加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默认字符集为utf8 
init_connect='SET NAMES utf8' (设定连接mysql数据库时使用utf8编码,以让mysql数据库为utf8运行)?
3.mysql的登录与退出
mysql -uroot -proot 
或mysql -uroot -p 
exit或quit退出 
4.mysql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备份存储过程:mysqldump -uroot -p -t -d -R wbgj > d:/wbgj_proc.sql 
备份表和数据:mysqldump -uroot -p wbgj > d:/wbgj.sql 
恢复数据:source /wbgj.sql; 
5.无线网络链接
#列出搜索到的无线网,记下essid,也就是无线路由器的“名字” 
iwlist 无线网卡名 scan 
例如:iwlist wlan0 scan 
#连接没有设密码的无线网络 
iwconfig 无线网卡名 essid wireless essid name 
例如:iwconfig wlan0 essid cisco 
#连接有密码的无线网络 
iwconfg 无线网卡名 essid wireless essid name key password 
例如:iwconfg wlan0 essid cisco key idonotknow 
#启用无线网卡 
ifconfig wlan0 up 
#通过dhcp获取IP 
dhclient wlan0 
#用dhcpcd wlan0也可以 
6.ip设置
DEVICE="wlan0" 
HWADDR="08:10:74:B2:DF:19" 
NM_CONTROLLED="yes"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BROADCAST=192.168.1.255 
IPADDR=192.168.1.110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1.1 
TYPE=Ethernet 
GATEWAY=192.168.1.1 
7.命令行登录linux系统
  linux命令行登陆:进入字符界面 
  为了在linux命令行登陆时直接进入Console界面,我们可以编辑/etc/inittab文件。找到 id:5:initdefault:这一行,将它改为id:3:initdefault:后重新启动系统即可。我们看到,简简单单地将5改为3,就能实现启动时进入X-Window图形操作界面或Console字符界面的转换,这是因为Linux操作系统有六种不同的运行级(run level),在不同的运行级下,系统有着不同的状态,这六种运行级分别为: 
  0:停机(记住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0,因为这样会使Linux无法启动 ) 
  1:单用户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 
  2:多用户,但是没有 NFS 。 
  3: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4: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 
  5:X11,即进到 X-Window 系统。 
  6:重新启动 (记住不要把initdefault 设置为6,因为这样会使Linux不断地重新启动)。 
  其中运行级3就是我们要进入的标准Console字符界面模式。 
8.查看端口的使用情况
netstat -nat 
9.挂载光盘和普通文件
挂载光驱:mount -t iso9660 /dev/sda5 /mnt/linuxtool -o iocharset=utf8 
挂载普通盘:mount -t vfat /dev/sda5 /mnt/linuxtool -o iocharset=utf8 
这样挂载的ntfs格式的分区,只有root能读取,如果需要让普通用户也能读取,需要再加上umask=022 
挂载光驱:mount -t iso9660 /dev/sda5 /mnt/linuxtool -o iocharset=utf8,umask=022 
挂载普通盘:mount -t vfat /dev/sda5 /mnt/linuxtool -o iocharset=utf8,umask=022 
卸载: 
umount /dev/hda1 
有时候卸载分区时提示分区繁忙(device is busy),可以先用下面的命令看看哪个进程在使用此分区: 
fuser -cu /dev/hda1 
假如屏幕的输出为 
/dev/hda1: 8463m(cck) 
则可以用此命令看这个进程对应的程序名字: 
ps 8463 
然后可以用此命令结束此进程: 
kill -9 8463 这样就可以正常卸载分区了 
自动挂载:让Linux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windows分区,可以把上述的命令写入 /etc/fstab 文件,如: 
/dev/hda9 / ext3 defaults 0 1 
/dev/hda13 none swap sw 0 0 
/dev/hdc /media/cdrom iso9660 ro,user,noauto 0 0 
/dev/fd0 /media/floppy auto rw,user,noauto 0 0 
/dev/hda10 /mnt/debian ext3 defaults 0 0 
/dev/hda1 /mnt/C ntfs utf8,umask=022 0 0 
/dev/hda5 /mnt/D vfat utf8,umask=0 0 0 
10.文件压缩解压命令? 
tar -cvf /tmp/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解压:tar -xvf *.tar -C 目录 
tar -zxvf *.tar.gz -C 目录 
tar -jxvf *.tar.bz2 -C 目录 
unzip *.zip -C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