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16  浏览次数:20592 次

linux系统调用--exit()和_exit()的区别

写在前面,如果关于两者的区别,明白下面三句话,直接绕过:

1、exit ()。调用exit函数之后,它首先会执行一系列的清理处理,包括调用执行各终止处理程序,关闭所有标准IO流等,然后进入内核。

2、_exit ()。与exit不同的是,它不进行清理工作而直接进入内核。此函数由POSIX.1说明,放在unistd.h里面。

3、_Exit ()。同样,它也不进行清理工作而直接进入内核。此函数跟exit一样由ISO C说明,放在stdlib.h里面。

exit_exit函数都是用来终止进程的。当程序执行到exit_exit时,系统无条件的停止剩下所有操作,清除包括PCB在内的各种数据结构,并终止本进程的运行。但是,这两个函数是有区别的。

    exit()函数的作用是:直接使用进程停止运行,清除其使用的内存空间,并清除其在内核中的各种数据结构;_exit()函数则在这一基础上做了一些包装。在执行退出之前加了若干道工序。exit()函数与_exit()函数最大区别就在于exit()函数在调用exit系统之前要检查文件的打开情况,把文件缓冲区的内容写回文件。

       由于Linux的标准函数库中,有一种被称作“缓冲I/O”的操作,其特征就是对应每一个打开的文件,在内存中都有一片缓冲区。每次读文件时,会连续的读出若干条记录,这样在下次读文件时就可以直接从内存的缓冲区读取;同样,每次写文件的时候也仅仅是写入内存的缓冲区,等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如达到了一定数量或遇到特定字符等),再将缓冲区中的内容一次性写入文件。

     这种技术大大增加了文件读写的速度,但也给编程代来了一点儿麻烦。比如有一些数据,认为已经写入了文件,实际上因为没有满足特定的条件,它们还只是保存在缓冲区内,这时用_exit()函数直接将进程关闭,缓冲区的数据就会丢失。因此,要想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就一定要使用exit()函数。

exit的函数声明在stdlib.h头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