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05  浏览次数:20745 次

众所周知,“关系”的设计是社区产品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设计关系的时候需求考虑到关系的成本,信息与关系的走向、关系的后续衍生产品和辅助功用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有着不同量级的关系设计,如果最后的架子没有搭建好,就会给后期的运营带来很大的麻烦。在此,将之前产品设计中领悟到的一些关于关系设计的问题总结整理,供大家参考。

1、谁与谁发生关系?

在社区产品,或者包含社区产品的大网站中,关系普通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型,:

(1)、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2)、用户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包含用户产生的内容和网站本身产生的内容)。

以下我们先探讨关于用户与用户关系的设计问题

2、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该如何设计,适用哪品种型的网站

要搞明白哪种关系适合哪种网站,首先要区分的是强链接与弱链接。

强链接:需求从强链接获取认同、纯关注、同情、夸耀、依托等情感沟通,强链接类似家人、理想生活中的朋友、同学等,虽然可能你与对方不是处于同一个知识圈中,但仍然可以找到很多个共同的公共话题和情感的交流。而且这种关系属于天然承继(亲人)或者环境形成(同学,同事)。

弱链接:需求从若链接获取知识、资讯、协助、交流等,弱链接多产生在同一知识领域、共同的职业、同一爱好者群体、朋友的朋友(基于同一领域的)等。通过这些关系,可能对我们的任务、学习、爱好产生影响,在互相交互的过程中,双方换取资讯、知识、及对于某件事物的认识。

那么究竟哪些网站属于典型的强链接,哪些又属于弱链接呢?

SNS类网站,类似Facebook、Kaixin001.com 等基于实名注册和理想社交关系的基本上属于强链接关系。
豆瓣、last.fm等基于同一爱好或者文化基础的属于典型的弱链接模式,当然弱链接可能会转换为强链接。

在我们搞清楚强弱链接后,我们还需求知道的是,强弱链接的成本和信息披露的不同。

3、不同社区或网站适合什么类型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Facebook所采取的关系是好友,也就是需求对方同意后,方可以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所获取的内容为对方的团体材料和团体形状的内容(照片、随笔、评论、日志、关系等) 。
而twitter采用的是关注,只需求自动关注即可成为关系,产生关系后,所得到的信息仅为对方的140字内容和少量团体引见。

这两种关系的获取成本是截然不同的,
需求对方同意并加为好友的,首选需求得到主人的客观审核,并且获取了绝对较多的内容,
而单纯关注性质的获取的成本就绝对低廉的多,当然,得到的综合信息也会少很多(仅来自单一的产品形状)。

OK,由此可见:

若获取的内容为综合的,基于理想关系的(强链接)的,对关系双方材料有保护倾向的,需求采用好友的关系,也就是需求双方认证的。

若获取的内容为单一的,基于虚拟关系(弱链接)的,对关系双方不需求刻意保护的,需求采用关注的关系,也就是无需认证,最低成本获取关系的模式。

(弱链接在某些社区网站还用以标注收藏的作用)

那么获取关系后,信息的披露是如何的呢?

4、在获取关系后,信息该如何披露呢?

获取关系后的信息披露大致要考虑两点,

(1)、信息披露的次要内容

信息披露的内容其实次要是指双方在获取关系后,基于好友和关注究竟应该为用户推送什么内容呢(动态)。其实,在最上面的强弱链接的区别我们曾经看出所需求披露的内容。

基于强链接的内容,我们更在意的是关系的交互,也就是对方做了什么,想了什么、更新了什么、那么对方能否改换头像、能否写了新的日志、能否拍了新的照片等,都会成为次要的信息推送内容。
而弱链接实际上我们更关注的不是对方,而是对方基于网站所产生的内容,也就是对方对于某个事物的表态、文章、照片、评价等。(类似豆瓣的推荐、我说、Mtime的随笔、分享,一句话影评,参加的活动等)

(2)、用户对信息的承载力,如何避免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问题常常为我们所困扰,尤其是基于关系进行信息披露的,那么要处理或者尝试处理信息过载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用户对信息的承载能力问题,不同类型的关系和不同的用户,对于信息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大致来说,关系越强,信息的承载力越强,关系越弱,信息的承载力就会越差劲。由此,我们可说,在强关系的动态中,我们可以更多的披露轻量级的动作,对于信息的流量不必控制太严厉,当然,要严厉留意团体隐私问题。
在弱关系的动态中,我们更需求留意的是信息的相关度和产生信息的量级问题(例如:产生内容的成本约大,可能信息的价值越高)

(3)、提示在关系中的使用

提示是社区类网站或网站社区功用中的次要组成部分,也是用户较低成本获取关系内容的方式。例如:站内信、特殊事件提示、请求的提示、回复内容的提示、系统提示都属于这品种型。

在提示的设计方面,我们应更注重动作前移,也就是在提示中的信息披露足以用户做出判断,并有相应的动作能够迅速完成对于信息的回应,这一体验将更有利于提高网站的黏性,加强关系。

以上是关于不同类型的社区或网站的社区功用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设计的一点小总结。